文征明: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是明代有名的文人,就國畫而言,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就文學而言,他和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就書法而言,他是吳門書派的代表,吳門書派里還有祝允明、王寵等人。不過,這都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今天我們要聊聊文征明的家世。
文征明家往前推和文天祥是有淵源的,但這個淵源實在有些遠,這里就不論了。就明朝而言,文家本在衡山(今湖南省衡山縣),是武將世家,后來有一支入贅到了蘇州,棄武從文,文征明就在這一支上。文征明的父親叫文林,27歲考中進士,之后當過永嘉知縣、溫州知府。與父親相比,文征明的科舉路慘多了,文征明這輩子莫說進士,連舉人都沒考上。

文征明鄉(xiāng)試試了9次,9次都失敗了,其中第2次是和唐伯虎一起去的,唐伯虎拿了第一,也就是解元。當時,文征明老爹文林還寫信安慰文征明,說“子畏之才宜發(fā)解,然其人輕浮,恐終無成,吾兒他日遠到非所及也”。就是說,才華分很多種,唐伯虎那種是外露的,但他這個人比較輕浮,以后可能成不了大事,兒子你以后一定會比他更優(yōu)秀的。
從這段文字,我們也可以看出文林眼光的獨到,也可以看出文林對文征明的期待。
等到了54歲,文征明已經(jīng)名滿天下了,這時有官員推薦文征明以歲貢生的身份去京城參加考試。這個歲貢生,有點像特招生,它可以跳過鄉(xiāng)試,一個地區(qū)有一定的名額,具體人選一般是當?shù)毓賳T定的。文征明最后憑著這個機會通過考試,得了一個“翰林院待詔”的職位,所以也有人會管文征明叫“文待詔”。

也是在這一年,唐伯虎去世了。在今天,如果要比較文征明、唐伯虎的書畫成就,或許會有爭議。但如果要比較他們的子嗣,那毫無疑問是文家更成功。
唐伯虎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嫁給了王寵的兒子,后世也沒聽說出什么人。但文征明往下傳,還是有些人物的。


先說第二代,文征明的兒子文彭、文嘉都很有出息。
雖然比起老爹還差點,但在當年的書畫界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我們今天也能在博物館看到他們的作品。

另外,文征明還有個侄子叫文伯仁,論繪畫,他的水準還在文彭、文嘉之上。不過文伯仁脾氣不大好,王世貞說“此君穢而好罵坐”,就是這人好說臟話、罵閑街。而且,他和叔叔文征明鬧過別扭,兩人曾對簿公堂,然后他輸了官司、在監(jiān)獄待過一段。


接下來第四代,也就是文征明的曾孫,其中有三個很有名氣:文從簡、文震孟、文震亨。第一個文從簡,他的山水畫很像文征明,他有個女兒叫文俶,是個難得的女畫家,擅畫花草蟲蝶。第二個文震孟,是天啟二年的狀元,曾出言對抗魏忠賢的閹黨,做過東閣大學士。第三個文震亨,文震亨寫過一本很出名的書叫《長物志》,所謂“長物”就是身外之物,像寵物、盆栽、文玩、擺件之類的都算。如果想知道古人的雅致生活具體什么樣,這本書必讀。雖然文震亨寫的書很小資,但他也有剛烈的一面。
南明弘光元年,清兵攻占蘇州城,文震亨避于陽澄湖,聽到剃發(fā)令,他選擇投河自盡,家人救起他后,他選擇絕食殉國。后來,乾隆皇帝有感于他的氣節(jié),給他賜謚號“節(jié)愍”。
以上是對文征明家世的一點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記住這個人。
文字?|?心有微塵咸魚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