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品牌故事」?jié)h斯Haynes,跨越三個世紀的傳奇
公眾號:聲音匯。
依托“新媒體+線下體驗店”為音樂愛好者提供樂器、音樂周邊的樂器新零售服務平臺。
大家好,歡迎來到聲音匯SoundClub「品牌故事」專欄。之前幾期與大家系統(tǒng)聊了日系長笛屆“3M”的歷史淵源,今天這一期為大家?guī)砻老甸L笛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漢斯Haynes的品牌故事。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William Haynes和George Haynes兩兄弟是一對船長和教師夫婦的兒子們。他們青年時是珠寶商的學徒,很快天賦異稟的他們就掌握了金銀首飾加工的全部要領,并聲名遠揚。不過那時的漢斯兩兄弟從未意識到他們將會給美國長笛制造業(yè)留下多么濃墨重彩的一筆。

William Haynes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故事要從130多年前說起。
時間回到1888年,時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長笛演奏家的Eduard Heindl委托還在從事珠寶制作工作的漢斯兄弟倆制作烏木制的波姆式長笛,這宣告著漢斯兄弟倆從珠寶加工到長笛制造轉變的開始。
緊接著William和George Haynes兩兄弟便在波士頓的JC Haynes公司開始了長笛制作生涯。最開始,他們以歐洲著名長笛制造商Boehm&Mendler和Louis Lot早年制造的長笛模型為藍本,依靠嫻熟的金銀加工技藝,很快就成為了公司的領軍人物。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漢斯兄弟倆制造的前506支長笛以JC ?Haynes公司的 “Bay State Flute Company”命名。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以Wm. S. Haynes ? Co.命名的長笛是507號。兄弟倆一致決定將Wm. S. Haynes公司的開創(chuàng)年份定為他們最開始從事長笛制造的1888年。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1896年,應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首席長笛演奏家Henry Jaegr的需求,Wm. S. Haynes為其制作了全美的第一支18k金笛。這是一支有著象牙制吹口板,并且在純銀按鍵上鑲金的金笛。
George Haynes還在1898年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明了從銀制管體中抽拉出音孔的工藝,并最先應用于他們制作的F調中音長笛上。自此,抽拉式音孔成為了長笛制作的標準方法。直到百年后的今天,拔孔工藝依然被使用在漢斯的頂級長笛之上。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Verne Q Powell是一位具有天賦的匠人與藝術家,他在1913年被漢斯公司聘用,并設計出鐫刻在漢斯長笛上的傳承百年的姓氏字母交織印繡圖案。

Verne Q Powell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漢斯兄弟倆并未止步于此,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令人驚嘆。漢斯長笛也因此聲名鵲起:
1914年,漢斯制造了第一支全18K金的長笛,編號2833。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1916年,漢斯公司制造了第一只圓柱管體的銀質短笛。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漢斯長笛不僅響應市場需求,也同時為美國軍樂隊制造樂器。在1918年,他們?yōu)檐姌逢犔厥庠O計了第一支A調短笛。同年,漢斯的金銀長笛完全取代了之前的烏木長笛生產,烏木長笛只接受特殊預定。
想要制作出令演奏家們滿意的長笛,必不可少的是廣泛聽取意見。于是在1919年,Haynes和時任紐約交響樂團首席首席長笛的Georges Barrère共同商討、研發(fā)了美國版的法式長笛。他們仔細研究了法國制造的現(xiàn)存長笛模型,并進行了改進,以改善這些樂器的聲音和機械功能,同時推出了焊接音孔模型。這種音孔制造方式很快成為了全球長笛制造的新標準。卓越的品質和工藝也成為漢斯長笛的代名詞,來自美國各大交響樂團的長笛制作訂單紛至沓來。

Georges Barrère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為紀念Georges Barrère離開紐約交響樂團,開展個人獨奏事業(yè)的生涯,漢斯公司于1935年為其制作了第一支鉑金長笛,編號14000。作曲家Edgard Varèse′ 專門為Barrère的這支密度為21.5的鉑金長笛譜寫了著名的獨奏作品“ Density 21.5”,Barrère于1936年用這支鉑金長笛完成了此曲的首演。

Haynes鉑金長笛 #14000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William Haynes于1936年退休,他將公司留給了前妻Lola,Lola的兄弟Mont Allison是當時的長笛制作大師,后來成為了漢斯公司的持有者。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Jean-Pierre Rampal于1958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的國會圖書館舉行了首演音樂會。Lola為Rampal在全美的推廣給與了極大幫助,Rampal也在逗留期間前往波士頓參觀了Haynes工廠。應大師Rampal的要求,Haynes以他原先使用的Louis Lot法式長笛為模型,復刻制造了一支全14K金的C尾漢斯長笛。Rampal對此笛愛不釋手,在那之后的演奏會中都使用漢斯公司制作的長笛。自此開始,Rampal與漢斯之間的友誼長達幾十年。

Jean-Pierre Rampal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時間到了1976年,時任漢斯長笛首席制作師的Lewis Deveau從Lola家族獲得了漢斯的所有權,成為了漢斯長笛的新繼任者。Deveau因保持公司的卓越傳統(tǒng)而聞名,并且在Cooper音準體系成為業(yè)界標準之時,將漢斯長笛改進為Deveau音準體系。

Lewis Deveau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在Deveau的領導下,漢斯長笛名揚四海。盡管從Deveau去世的1993年到2004年,漢斯的所有權和管理方式幾經變革,漢斯公司仍竭力保持了其在全球長笛制作領域中的地位和聲譽。
2004年,伊斯特曼音樂公司收購了漢斯長笛。伊斯特曼的所有者倪騫最初于1987年從北京來到波士頓學習長笛。當年在他老師的引導下,倪騫選購了一支Wm. S. Haynes的頭部管以改善音色,也因此與漢斯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十年后,倪先生抓住機會,成為了漢斯長笛的最新繼任者。他聘請了波士頓最受尊敬的長笛制作大師,徹底振興并重新激發(fā)了漢斯的品牌活力。同時通過開發(fā)漢斯Q系列和Amadeus系列產品線,使得漢斯長笛的產品覆蓋了從學生到世界頂級演奏家演奏家的全部范圍。

倪騫
圖片來源:Haynes官網
漢斯長笛的傳奇歷史超越百年,豐富而悠久。從世界上最偉大的樂團首席長笛演奏家到國際獨奏家和唱片藝術家,再到全球最頂尖的音樂學院和學術機構的大學教授,都將漢斯長笛視若珍寶。漢斯長笛衷心希望為每位演奏者帶來歡樂和音樂上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