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48》

無論對物對人,克制才是保存熱愛的方法。
松浦彌太郎
存在先于本質(zhì),你是你自己的行動造就而成的。
薩特
盡可能地接受他人,不論好壞,不要試圖改變他們。但你可以做的是盡力回避討厭的人,這是我唯一推薦的一種焦慮回避方式。
《焦慮自救手冊》
我的生活也許應(yīng)該就是如此
日子充滿了太陽 溫情的雨
佩索阿《牧羊人》
不是我在料理植物,而是植物在料理我。
培土,拔草,澆水,曬陽光。
不是別的,是我的心。
沈熹微《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如果,還愛著熱氣騰騰的早晨
我就是有救的,被日常生活所救
李元勝《如果》
健全的靈魂叩問存在的意義難免陷入迷茫,然而這也是生命確認(rèn)自身價值的必然過程。
毛姆《面紗》
每一個人的生命太短,不能經(jīng)歷所有的體驗(yàn),我們走進(jìn)別人的故事其實(shí)是在延長自己的生命。
《羽來信》
那么多人也像花一樣往春天里趕。
余秀華《無端歡喜》
三月是遠(yuǎn)行者上路的日子,
他們從三月出發(fā),
就像語言從表達(dá)出發(fā),
歌從歡樂出發(fā)。
三月,羔羊也會大膽,
世界溫和,大道光明,石頭善良。
葦岸《大地上的事》
有太多的人在尋找理想的對象,而不是讓自己成為理想的人。
格洛麗亞·斯泰納姆
耐心是應(yīng)對所有狀況的萬能鑰匙。人必須隨一切共振,熱衷于一切,同時又保持冷靜與耐心。
卡夫卡
好久沒跟別人一起跑步了。然而,到最后還是得自己一個人跑。人畢竟無法與別人共享速度與節(jié)奏,這一切只屬于自己。
三浦紫苑《強(qiáng)風(fēng)吹拂》
我喜愛下午的陽光
它明亮,溫暖
像一只手搭在我的肩頭
我感到快樂
理由卻無從知曉
李元勝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你生命里出現(xiàn),只是為了教給你一支歌,然后永遠(yuǎn)消失。
于堅(jiān)《密西西比河某處》
那些和我走得很近的朋友在了解到我的愚蠢和奇怪之后,還是忠實(shí)地陪伴在我身邊,這是我唯一能為自己荒誕生活所作的有力辯護(hù)。
赫爾曼·黑塞《紐倫堡之旅》
比起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做一個有勇氣的人更重要,所以,大膽地表達(dá)自己的看法吧,這是交流的第一步。
松浦彌太郎《超越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