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 | 陽坡陰坡,背風坡迎風坡
相信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有迷茫,陽坡陰坡是啥?考試怎么考?背風坡迎風坡會對當地植被自然帶分布帶來什么影響?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陽坡陰坡
陽坡陰坡主要是根據太陽方位和山體走向判斷的。
太陽方位
首先是太陽方位,中國自古便有“山南為陽,山北為陰”的說法,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大部分時間處于偏南的位置,所以尤其對于東西走向的山體來說,陽坡和陰坡的差異也就更加明顯。南坡由于接受太陽輻射更多,相對于北坡熱量較好。由此會影響南北坡的植物生長。
但同學們也要注意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我國南方,降水條件較好,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是熱量條件,所以在南方地區(qū)陽坡植物生長較好;而在降水條件相對較差的北方地區(qū),則是降水條件為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陰坡溫度較低,水分蒸發(fā)較陽坡少,土壤水分含量較高,因此陰坡植物生長較好。

山體走向
如果山體走向為南北,則需要更加注意“背風坡和迎風坡”的區(qū)別。這是因為我國位于北半球,沒有疆域在赤道上,所以太陽在一年當中除了春秋分日以外,夏半年東北升,西北落;冬半年則是東南升,西南落。
對于南北走向的山脈,東坡和西坡接受的太陽輻射的時間相差不大,熱量條件相近。而我國盛行夏季風,夏季風攜帶海洋上豐沛的水汽,尤其遇到南北走向的山脈,由于夏季風風向多由東南向西北,所以在我國一般是東坡或者東南坡為迎風坡。水汽由于地形抬升形成降水,從而在同一高度下有“迎風坡降水多”的特點。
就迎風坡不同海拔而言,不同高度降水量也不同。
山麓由于暖濕氣流抬升不夠,降水較少;山頂處由于暖濕氣流經過了山腰的降水,空氣濕度不足,加上氣溫降低,降水量較少。而在我國的西部,由于受到夏季風的影響較小,更多是受到來自大西洋的水汽影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我國的天山北坡,天山北坡由于地形原因,受到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西北方向)和北冰洋的水汽的影響,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但是天山南坡由于地形阻擋,形成背風坡,降水稀少,造成了兩坡景觀的明顯不同。

迎風坡和背風坡
迎風坡和背風坡是根據風向的變化的而變化的
例如我國的太行山脈,夏季由于受夏季風影響,東坡為迎風坡;而冬季又盛行冬季風,風向為西北,因此西坡又成為了迎風坡。
在考題中,以上四種坡主要是圍繞著植被生長進行考查。在此過程中同學們一定要注意把握,影響植被生長的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分析兩地植被生長差異需要結合當地大環(huán)境進行思考。例如,位于我國東南地區(qū)的山脈普遍水分條件較好,更多是考慮熱量條件;而在北方地區(qū),不同坡向如果熱量條件一致,最能影響植被生長的因素就是水分條件。
試題延伸
【例題】某校中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開展野外研學活動。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谷中(大約105°56'E,38°46'N)向東望去,發(fā)現左側山坡灌木稀疏,右側山坡森林茂密。同時觀察到平地上自己的影子朝正北,且影長和身高相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右側山坡森林生長的主要有利條件是( )
A.日照充足
B.氣溫較高
C.土壤濕潤
D.風力較弱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解析】材料中說“在山谷中向東望去,發(fā)現左側山坡灌木稀疏,右側山坡森林茂密”。向東望去,人應該面向東方,此時左側山坡灌木稀疏,右側山坡森林茂密,如圖所示,山谷大致東西走向,右側山坡為山地北坡,山谷的南坡,屬于陰坡,光照較差,且結合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地位于我國北方,位置偏內陸,氣候較干旱,降水較少,降水條件占植物生長的主導因素,山地陰坡蒸發(fā)較小,土壤濕潤,有利于森林植被的生長,A錯,C正確;山地陰坡氣溫相對較低,B錯;與風力強弱關系不大,不是主要影響因素,D錯。故選C。

本文作者:婁寒萍,圖片及部分文字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可聯(lián)系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