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哭了,麥當勞1+1隨心配居然偷偷漲價了…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大家最近吃瓜吃吐了吧?
前有王力宏離婚給了前妻1.5億,后有薇婭偷稅漏稅被罰了13.41億。
看到他們動輒上億的資金來往,不少吃瓜群眾都表示麻木了,無所謂了:
本以為錢這塊已經沒有什么能打敗網友了。
沒想到因為九毛錢,網友們紛紛破大防了。
說的就是昨天,在沒有任何預告的情況下:
麥當勞「1+1隨心配」?jié)q價0.9元的事情。
原本1+1隨心配是12元。
憑借著豐富多彩的搭配,和性價比超高的單品,贏得了不少小伙伴的喜愛。
并且它還時不時搞點新單品進去,刺激著顧客的神經。
比如前兩年的“椒鹽味那么大雞排”、“宮保雞丁風味麥香雞”:
以及前段時間的“大丸子漢堡”、“鱈魚金磚”和“黑黑好巧三角派”:
不少網友還自創(chuàng)了各種1+1的吃法。
比如點2份1+1,都點雙層吉士漢堡,那么你就收獲了一個“四層吉士漢堡”:
當然了,你甚至還能“六吉”(指點3個隨心配),直接吃到你撐:
也因為兩份隨心配還沒麥當勞一個普通套餐貴。
所以隨心配一直是許多小伙伴的麥當勞必點項目。
因此這次麥當勞暗搓搓漲價,也引起了非常多網友的不滿。
隨便一搜就是民怨沸騰:
麥當勞官方微博底下也慘遭爆破。
看看評論和點贊比,你就明白有多少人不滿了:
除此以外,不少網友還反映,麥當勞早餐也集體漲價了1~3元不等。
只是因為麥當勞隨心配的粉絲太多,輿論的反應才更加劇烈。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問了:
隨心配只不過是漲價9毛錢,為什么大家的反應那么劇烈呢?
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消費群體的問題。
隨心配的忠實粉絲,大多屬于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的類型。
他們對「價格」這個數字十分敏感,哪怕漲了0.9元,那也是漲了7.5%,這也不是一個小比例了。
更何況有的朋友平時習慣點2份隨心配,那總共就漲了1.8元了,漲價的影響就更大了。
第二個原因,也是至關重要的原因:
麥當勞這次漲價,是偷偷在漲,沒有任何的解釋和鋪墊。
要知道,從2019年開始,麥當勞就推出了12元隨心配。
到現在已經快三年時間了,消費者心里早已習慣了“12元隨心配”這個定位。
就像你以為你的伴侶對你一直忠貞不二。
沒想到TA忽然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變了心。
換你你也麻。
麥當勞如今貿然漲價,又沒鋪墊一下,消費者一時之間必然很難適應。
造成輿論反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覺得麥當勞誠誠懇懇發(fā)公告,承認自己漲價并且解釋原因,也不至于現在這一面倒的局面: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問了:
麥當勞隨心配為什么會漲價呢?
我找到了網上流傳的一張麥當勞話術圖(不知真假),里面有提到:
此次隨心配漲價的原因,是因為原材料和運營成本上漲。
另外在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麥當勞之所以漲價,是為了推廣“OH麥卡”中「25元4件套」套餐。
漲價前,消費者花24元點2個隨心配,就能獲得4件套。
而漲價后,消費者需要花25.8元才能購買2個隨心配,比“OH麥卡”的25元4件套要更貴。
上圖話術中,麥當勞還刻意強調“OH麥卡”的「25元4件套」沒有漲價,似乎也能驗證此觀點。
當然了,這份話術的可信度還不確定,請各位自行甄別。
而麥當勞,也并不是第一家偷偷漲價的餐廳。
早在去年年初,海底撈就曾偷偷漲價了一次。
五常米飯9元一碗:
現炸酥肉52元一份。
這件事在當時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接近80%的消費者表示漲價后不會再去海底撈。
海底撈一開始把漲價的原因歸咎在疫情,后來實在是扛不住壓力,只好宣布價格回歸原來的水平:
說白了,麥當勞和海底撈也要賺錢,漲價前如果能告知消費者一聲,那想必大家的理解也就多一分。
但非要偷偷漲價,等到消費者到店打開菜單了,才錯愕地發(fā)現價格有點不對勁。
那餐廳被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麥當勞偷偷漲價還會帶來一個問題:
那就是消費者根本無法預知,麥當勞還會不會再繼續(xù)漲價。
今天漲0.9,明天再漲0.8,怎么辦呢?
如果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未來麥當勞更加得寸進尺,又怎么辦呢?
這無疑都是我們消費者要考慮的問題。
總的來說,麥當勞隨心配漲0.9元,從數字上說確實不算大。
但有沒有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