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惠最便宜的類Xbox機箱,愛國者YOGO S1機箱體驗
月初Xbox Series X游戲主機終于發(fā)售了,不過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國行也還需要繼續(xù)等等,并且Xbox Series X全球目前也像新顯卡一樣全面缺貨。

Xbox Series X的外形在曝光后相信玩家們都應該對于這種新造型格外的感興趣。當初我在看到這個外形后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種極致簡約的設計,并且還感嘆要是PC的機箱也能有類似的款式該多好,用來組裝一臺PC游戲主機絕對是帥炸天。然后結(jié)果沒多久還真有PC廠造出了類似長方體造型的機箱,就是某杰的H1機箱,但是那個機箱價格是真的貴得令人發(fā)指,而且還捆綁了一堆我不想要的水冷以及電源硬件,硬生生的把售價抬高到一個無法令人接受的地步,于是我又默默祈禱等待國產(chǎn)廠家能夠推出類似的機箱。

就在今天,被我等到了,由愛國者YOGO系列最新推出的S1 ITX機箱終于登場了!并且售價也來到了一個非常合理的價位,還不用被捆綁一堆硬件,這么好的產(chǎn)品怎能不搞一臺回來分享給大家看看呢?
一、開箱簡介

愛國者YOGO S1機箱有一個質(zhì)量不錯的無紡布袋罩著,這無紡袋待遇一般都是在重量級產(chǎn)品上才會配備的。

扒開無紡布袋后就可以看到愛國者YOGO S1的真面目了,整體外形正如大家所見的就是一個長方體,不過應該是為了增加區(qū)別度還額外做了一個底座。

這是機箱的正面,有不少的通風孔。

這是機箱的左側(cè)面,放一罐330毫升的可能做一下高度對比,愛國者YOGO S1的整體尺寸為238.8mm*175mm*412mm,高度方面則與普通的ATX機箱相仿,不過在寬度以及長度上就很有占地優(yōu)勢了。

機箱的側(cè)后方。

機箱后方頂部有一個護線圈,由于機箱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把主板的I/O口設計在了頂部,因此線材方面都由機箱頂部引出,類似的設計也在愛國者破曉者這款機箱上出現(xiàn)過;并且還有一個用來打開磁吸頂蓋的小凹槽。

機箱四周全部采用了打孔設計,這樣子可能就會造成機箱的視覺效果沒有那么好,但是這也是為了向散熱性能妥協(xié)的操作,不然四周密封的話可能反而被噴散熱問題了,這是魚與熊掌的關(guān)系。

機箱頂部同樣也有打孔處理,頂部的面板也是金屬材質(zhì)的。

標配了兩個USB3.0接口,一個USB3.1的全速TYPE-C接口,以及一個燈光控制按鈕,是用來控制底座燈光的,沒錯,這個機箱底座里面還藏了一圈的燈帶。

在機箱與底座結(jié)合中間縫隙藏了一條環(huán)繞機箱360度的燈帶,這個等下亮機展示時候再給大家看看效果吧。下面先來看看機箱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打開機箱的話首先需要從頂部把頂蓋扒開。

這里就可以看到主板的I/O背板擺放位置以及顯卡的兩條PCI槽位了,得益于頂蓋的磁吸設計,要是以后使用過程中需要插拔硬件的話也很簡單。另外機箱四側(cè)的面板固定螺絲也同時都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外圍一圈的固定螺絲。

先來打開機箱的前面板吧,機箱前面板這里是一個顯卡倉位,面板覆蓋有磁吸防塵網(wǎng)。顯卡支持320*147*61mm的規(guī)格,也就是長度方面最大支持到320mm長度,寬度則普通3槽以下的顯卡都問題不大,更重要的一點是顯卡的風扇是能夠直接通過前面板吸入冷風的,所以不會存在顯卡散熱積熱的問題。

繼續(xù)打開機箱的左面?zhèn)劝?,可以看到同樣是覆蓋了防塵網(wǎng),這里主要是一個下部電源倉的空間,額外有一點的是這里有那么一點點的可以走背線的空間。

機箱左側(cè)面的底部就是愛國者YOGO S1的電源倉,電源方面由于這是一個ITX機箱,因此只能支持到SFX規(guī)格的電源。

機箱背部的側(cè)板內(nèi)部同樣也是配備了防塵網(wǎng)。

最后把機箱右側(cè)面的側(cè)板打開即可完整看到機箱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了。

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支架,這個是一個多功能支架,可以安裝240一體式水冷或者兩把12厘米的風扇,亦或者可以安裝兩塊HDD硬盤。愛國者YOGO S1的CPU散熱器限制高度在134mm,因此在使用風冷時候只能選用一些小型的塔式風壓或者是下壓式散熱器。

在機箱頂部標配了一把9厘米的小風扇。

在機箱電源倉的正面還有兩個SSD的安裝盤位。

在電源倉上部的還有一個開孔用來進行線材的走線,這里看到兩個理線錨點。

其實看到這里結(jié)構(gòu)分析,可以看得出愛國者YOGO S1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是完全跟某某品牌的H1是完全不一樣的。

機箱所有側(cè)面板的一覽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愛國者YOGO S1機箱整體板材用料非常厚道,機身所有側(cè)板的厚度表測達到了0.9mm,除去烤漆厚度板材厚度應該是在0.8mm。

內(nèi)部框架同樣也全部都是0.8mm的板材用料,因此愛國者YOGO S1的整體重量達到了驚人的4.6kg。機箱到這里就看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來裝機實際體驗下。
二、裝機配置

CPU是銳龍R7 3700X。

水冷是愛國者的冰塔V240白色版本。

目前手上就暫時這一個白色240水冷,剛好搭配白色的YOGO S1。

主板是華碩ROG STRIX B550-I GAMING。

內(nèi)存是TT的TOUGHRAM RGB 3200 8G*2。

由于機箱只能支持SFX電源,因此額外新購買了一顆650W的SFX白金電源。

一款由極智貓推出的白金650W電源,這顆SFX電源由喬威代工,喬威電源有多牛就不用我多說了,厲害就行了,價格方面非常實惠只賣599元,可以說持平一眾高品質(zhì)金牌的ATX 650W電源價格了,而這顆極智貓650W電源卻是更高級的白金認證,性價比直接拉滿。

風扇方面也同樣支持智能啟停,在低功耗時候能夠完全靜止不產(chǎn)生額外的噪音。

線材方面標配了硅膠模組線,這個是標配的,不用額外加錢就能夠得到一套定制的硅膠模組線。

顯卡是ROG RX580 O8G,其實本來是打算上ROG RTX3070的而不是這張卡的,這張卡已經(jīng)使用時間挺久了,硅脂都已經(jīng)基本干了,溫度也飆升不少了,至于為什么不用ROG的RTX3070我等下再給大家解釋吧。
三、裝機體驗


在組裝愛國者YOGO S1時候推薦先安裝主板。

接下來是安裝電源,在安裝電源前最好先把電源線插到電源上再安裝進電源倉。


電源線這里可以沿著背部的走線空間一路直落到電源口。

在連接主板的24PIN電源線材時候則需要通過電源倉頂部預留的走線孔來進行走線。

CPU電源線同樣也是通過機箱設計的走線通道來進行理線。

理線完畢后的大致效果。

接下來的話就需要安裝水冷了,水冷需要首先固定在多功能支架上后再放入到機箱內(nèi)部固定。

安裝完畢后的效果。

水冷的管材需要稍微的理順一下打幾個彎。

最后就是安裝顯卡了,這個機箱對于300mm以內(nèi)長度的顯卡都可以容納得進,但是對于ROG RTX3070這種長度達到320mm的磚頭卡就完全沒辦法了。

可以給大家看看ROG RTX3070這塊磚頭卡的體積,這完全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小機箱所能容納進的了。

長度方面已經(jīng)橫跨愛國者YOGO S1的五金長度了,因此無奈只能用回舊卡給大家進行上機測試了,因此要是大家想用這款機箱裝RTX3080或者是RTX3070的顯卡,推薦大家盡量買除開ROG這塊卡以外的型號,比如華碩的TUF系列,TUF系列的RTX3070以及RTX3080都可以輕松放進這種小機箱。

安裝完畢后的頂部效果。

接下來只需要把蓋板裝上就安裝完成了。

全部安裝完成后的樣子,內(nèi)部也看不到了,直接點亮看看效果。

可以看到底座發(fā)出來的RGB燈光,這個RGB燈帶是支持與主板進行燈效聯(lián)動的。






四、溫度測試

在持續(xù)一段時間雙烤后CPU溫度穩(wěn)定在了65°C,核心穩(wěn)定為77°C,表現(xiàn)屬于優(yōu)秀;顯卡方面由于硅脂老化的原因溫度來到了82°C,稍微偏高了點,但其實也還是屬于一個正常溫度,要是用新顯卡的溫度能更低,這也證明了這個機箱的散熱設計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總的來說愛國者YOGO S1這款機箱我個人覺得還是非常可以的,散熱方面沒有什么問題,用料方面全部0.8mm的板材也足顯誠意,底座還有360度環(huán)繞ARGB燈帶,這點應該能戳中不少人的XP,占地面積也非常小,不過要缺點的話就是目前首發(fā)價格稍微偏高了點,搭配活動現(xiàn)在入手價大概在450元左右,要是對于價格敏感的玩家,可以繼續(xù)等一等,說不定能夠進入到300元的范疇,這時候就無比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