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五十七章翻譯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
l?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王弼:以道治國則國平,以正治國則奇兵起也。以無事,則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國,則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國,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國,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淺,民無所及,故必至于以奇用兵也。
?
譯文:以大道治國,國家就能發(fā)展平順,以刑政威權(quán)治國,就會興起詭變莫測的武力和戰(zhàn)爭。以沒有戰(zhàn)事災異的理念治國,就能贏取天下。上文提到,贏得天下的人,是堅持不用武力和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如果人為地來干預,那就不足以贏得天下了。所以以刑政治理國,是無法贏得天下的,因為采用了詭變莫測的武力和戰(zhàn)爭。以大道治理國家,是推崇根本而消除次要的;以刑政治理國家,是設立刑法來追求次要的。不設立根本因而國家治理只得膚淺,百姓的心就沒有什么地方可去,必然就會導致武力和戰(zhàn)爭。
?
l?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
王弼: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民強則國家弱。
譯文:利器,都是用來謀求自己利益的東西。百姓因為掌握了很多利器而強大起來,那么國家就會變得弱小。
?
l?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王弼: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
譯文:百姓的智慧增加了,虛偽不實就出現(xiàn)了;虛偽不實出現(xiàn)了,那各種不正當?shù)默F(xiàn)象就會興起。
?
l?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王弼: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諱欲以恥貧,而民彌貧;利器欲以強國者也,而國愈昏弱,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譯文:想通過樹立刑政威權(quán)來消除不正當?shù)默F(xiàn)象,就會任用詭變莫測的武力和戰(zhàn)爭;想通過增加大家都不愿做不愿說的事情來羞辱貧賤,就會讓百姓越來越貧賤;想通過利器來增強國力,就會讓國家越來越昏迷衰弱,這些都是舍本逐末,所以才會造就這般情境。
?
l?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王弼:上之所欲,民從之速也。我之所欲唯無欲,而民亦無欲而自樸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譯文:君主想要什么,百姓就會跟隨什么。我能保持虛靜無欲,百姓就能虛靜無欲且自然純樸。無為、好靜、無事、無欲,這四樣,就是用來推崇根本來消除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