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學考研稀缺備考經(jīng)驗分享
?一、從英語專業(yè)到教育學專業(yè)
選擇考研,出于一個很簡單的理由:還想繼續(xù)學習。
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看,英語專業(yè)的本科學歷,還不足以讓我在疫情剛開放的2023年找到一份滿意又合適的工作。升學成為我?guī)缀跏俏ㄒ坏倪x擇,同時也給了我暫緩喘息的機會。而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不能讓我心安理得地選擇出國留學,因此考研是對眾多大學生來說“性價比最高”的途徑了。
從熱愛的角度來看,四年的英語學習讓我逐漸體會到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我并非從一開始就堅定地選擇了教育學,而是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我對教育的熱愛。選擇教育學,并不是最終為了當英語老師。我不想拒絕未來的可能性,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愛教育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我愿意去研究教育領(lǐng)域的課題。教育學專業(yè)的考研形勢一直很“卷”,并且有越來越“卷”的趨勢,但我義無反顧,每一個學習教育學的同學都是如此。
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教育學專業(yè)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初設(shè)于2015年,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以外國語言文化教育為主,逐步向國際化、重特色、高水平、綜合型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邁進的學科布局重要組成部分。北外國際教育學院繼承和發(fā)揚北外人才培養(yǎng)的歷史傳統(tǒng)、長期優(yōu)勢和既有特色,以新起點、高水平、學科交叉融合為發(fā)展特征,充分發(fā)揮和用好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語言語種優(yōu)勢和國別研究優(yōu)勢,注重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國際化發(fā)展優(yōu)勢和人才培養(yǎng)特色。
北外國際教育學院作為近幾年才成立的新興學院,從2019年開始正式招收碩士生。招收名額逐年有小幅增長。2023年招收25人,包括推免生9人。招收碩士以來北外教育學均有招收調(diào)劑生,調(diào)劑錄取在一志愿之后。復試分數(shù)線均為國家線,過線后的一志愿復試也基本上都能錄取。
北外教育學因此具備“外語+教育學”的特殊定位,非常適合想在教育學繼續(xù)深造的外語專業(yè)同學報考。雖然招收名額不少,但是作為一所外語類211學校,同學們在報考時仍要注重復習初試,練習口語。
三、關(guān)于初試復習
101思想政治理論:由于考研政治這門公共課有時效性的特征,因此不必過早地開始復習。我的時間線主要為7—8月聽課吸收,9—10月練習輸出,11—12月大題背誦。在聽課階段要注重效率,學會復盤。在老師的選擇上,我的建議是不能盲從,在考試期間不能過分依賴答題技巧,而是要真正打牢知識基礎(chǔ),才能如魚得水。
201英語一:相比政治,考研英語這門學科尤其注重日常積累。由于我的本科是英語專業(yè),英語能力較好,所以我在9月份才開始考研英語的系統(tǒng)復習。我的時間線是:9—10月做真題但不包括作文,11—12月背作文。值得說明的是雖然我較晚開始英語復習,但是在大學階段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在背單詞方面,考研英語單詞相對簡單,大概就在10月份花了一個月,每天背100個新詞,激活一下考研英語詞匯的記憶,其他時候是在背專八的單詞。英語基礎(chǔ)相對較好的同學可以把英語往后放放,留個手感就行。一開始錯誤率高真的不用焦慮,做熟了就會好很多。而英語基礎(chǔ)相對較差的同學,需要更加重視這門學科,尤其是想要報考外國語大學的同學,對英語的要求會更高。
311教育學基礎(chǔ):教育學專業(yè)課分值最高達300分,內(nèi)容最多有5本參考書,重要程度也應該最高,這是日后讀研階段的知識基礎(chǔ)。我的時間線主要為4—6月做基礎(chǔ)了解,7—8月是強化記憶,9—10月是真題練習,11—12月是沖刺模擬。雖然在時間線里只寫了四遍背書,但實際上林林總總大概有5—6遍,部分細節(jié)(如法案、人物)有背了7—8遍,同時也有進行筆記整理。背書真的需要背到細節(jié),尤其是中教史和外教史,像今年就考了賀拉斯·曼,一個比較小的點。雖然311有出情境題的趨勢,但是今年簡答題里還是有大半純背題(只有一行題干,無法從材料中找線索),所以背書后的自我檢驗真的很重要!
今年專業(yè)課沒考太好,主要是選擇題錯太多,總共錯了13—15個,建議一般錯控制在6—10個內(nèi)...錯的這幾個里面有三四個是會的但是選錯了還有大部分在中教史,真的是書里也難找的知識點,考場上只能靠運氣,備考的話也只能靠自己課外興趣去探索。大家如果在考研復習過程中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對一私人訂制VIP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xié)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復試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是非常明顯的。
關(guān)于復習心態(tài),在初試的準備過程中,到九月份保研季的時候心態(tài)會有比較大的起伏,因為很多人已塵埃落定,但是考研的同學還長路漫漫。當時我是覺得在學校里感到特別壓抑,所以趁著國慶假期趕緊回家逃離充滿壓力的世界喘口氣。尤其到11月之后,復習進入尾聲,很多人會感到疲憊,疫情形勢也更加嚴峻,這是對考研人心態(tài)的一個重大考驗。
四、關(guān)于復試準備
在初試考完之后,我感覺考得不太好,所以考完之后就立刻開始留意工作的信息。當時的打算是如果在畢業(yè)前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就gap一年出國。因此在復試之前根本沒進行系統(tǒng)地準備。在北外出復試名單之后,終于開始著急忙慌地準備簡歷和英文自我介紹,在各大APP上搜“教育學熱點”內(nèi)容混個眼熟。此時初試時的知識點已經(jīng)不大能夠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快速說出來了。但是復試沒有問特別專業(yè)的問題,重在看教育素養(yǎng),同時問了一些私人問題(比如教育經(jīng)歷、高考分數(shù)等)。因此,能早點準備的話當然不是壞事,有調(diào)劑準備的話也多多留意調(diào)劑信息。
最后祝愿大家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考研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