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為什么有人懷疑有名的《七步詩》可能不是曹植寫的?
漢末水平最高的文學家曹植有一首名為《七步詩》的代表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按照傳統(tǒng)說法,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作不出來就是死,這才有了《七步詩》。但后世有人懷疑《七步詩》可能不是曹植寫的。這是為什么呢?

當文學作品的作者出現(xiàn)爭議時,主要的方法有三個:第一是研究最早的文本出處;第二是與作者其他作品的文風做對比;第三是考察研究創(chuàng)作背景?!镀卟皆姟番F(xiàn)在已知的最早出處是史料價值較低的《世說新語》,而大家最熟悉的《七步詩》則出自小說《三國演義》。

除了文本出處的可靠性較低之外,曹植的《七步詩》起碼有四個版本流傳至今,而且每個版本的文風都存在差別?!镀卟皆姟返谋緛砻婺吭趯W界都存在爭議,就更不要說與曹植的其他作品做對比了。而且曹植的五言詩多是五句以上的長詩,《七步詩》卻只有三句或兩句。

根據(jù)史書記載,曹丕繼位后確實限制曹植。但曹丕主要是不給曹植在政壇上出頭的可能,從來就沒有對曹植起過殺心。曹魏不少人都主張殺曹植,但曹丕卻沒有任何處置。在曹丕繼位后雖然郁郁不得志,但沒有生命危險,所謂的“七步內(nèi)作詩,作不出來就是死”是虛構(gòu)的。

綜合來講,《七步詩》最早的文本出處的可靠度較低,版本較多導致學界也很難對比文風,而歷史上的曹植也沒有遇到要靠“七步詩”保命的危險境地。正因如此,后世有人懷疑《七步詩》可能不是曹植寫的,起碼不是在曹丕的威逼下、在七步之內(nèi)寫出來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