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導演齊上陣?這部動畫電影也太豪華了吧?!
【游俠導讀】一部85分鐘的動畫電影可以有多豪華?答曰:10位導演。今天就來介紹這樣一部豪華的動漫電影——《先知》
一部85分鐘的動畫電影可以有多豪華?
答曰:10位導演。

而且,10位導演還個個都非等閑之輩:
總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動畫《獅子王》的導演,羅杰·艾勒斯;
以及導演了動畫《我在伊朗長大》的瑪嘉·莎塔琵、導演《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的湯姆·摩爾等,很多都曾獲得過奧斯卡獎或提名。
連主要配音演員也是國際大牌——連姆·尼森,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男主角。

究竟是什么樣的動畫,才配得上如此牛逼的陣容?
它,就是2014年的一部動畫電影——
《先知》
(The Prophet)

01
除了史上難得一見的導演陣容,光從內容上看,《先知》也不是一部普通的動畫電影。
它改編自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同名代表作《先知》。
這本書同樣很了不得:它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之一,迄今為止已在全球賣出了1億多冊。

由它改編而成的動畫,則巧妙地運用了一個主線故事+無數(shù)絕美畫面的方式,串聯(lián)起了自由、孩子、婚姻、工作、飲食、愛情、善惡、生死等8個富有哲學意味的宏大主題。
在表現(xiàn)每一個主題的時候,動畫都會結合劇情,來一段經典的“配樂詩朗誦”,就像印度電影中,突然進入的歌舞一樣。
所朗誦的詩,就出自紀伯倫《先知》的原文。

說到這里,你應該已經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導演加盟了吧。
原因在于,這8個主題每一個都對應一段詩朗誦,同時也對應了一段動畫;每一段動畫幾乎都是由不同的導演執(zhí)導的。
這就是對于10位大導演的正確使用方法。
是不是夠奢侈?
由于每一部分都是不同人執(zhí)導的,當它們全部合在一起后,動畫整體的畫風就變得復雜多變起來了。
孩子篇中,用了印度人像的形象+萬花筒樣式的背景:

婚姻篇中,呈現(xiàn)的是一男一女在月色下“尬舞”。人物線條分明,整體色調偏冷:

到了工作篇,畫面上充滿激情的流動色彩,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梵高的作品,有木有:

以及善惡篇中,煙霧繚繞的懸崖峭壁,盡顯水墨畫的美感:

雖然各個部分畫風迥異,但每個部分的動畫基本都與主題相契合,又體現(xiàn)了各大導演自身的風格。
對于觀眾來說,短短85分鐘的時間內,就可以在種類如此繁多的畫風之間不停切換,觀感可以說是十分奇妙的了。
02
動畫的主線故事是從一個名喚愛米查的啞巴女孩的遭遇開始的。
愛米查不能說話,但她并非天生就是個啞巴。
父親的死讓她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以致一夜之間發(fā)不出聲音。
她生性熱愛自由,會經常爬上屋頂,迎著風張開雙手。
就像泰坦尼克號女主一樣。

小城里的人卻不能理解她的種種行為。
他們都把愛米查看作是一個只會搗蛋的壞孩子,厲聲要求她的媽媽回去好好管教管教她。
愛米查的媽媽是個善良的女人。
她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女兒。
但即便如此,她也從來都不了解愛米查真正的心聲。

偏偏愛米查還不能說話,無法做出任何解釋,真·有苦說不出。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她見到了穆斯塔法——一個被關押了整整七年的男人,關押的罪名則是源于他的詩。
穆斯塔法告訴愛米查,這么多年來,他一點也不覺得無聊,反而覺得有趣。
別人以為把他關得死死的,實際上他已經“飛”出去很多次了,就像風一樣自由。
只要他愿意,他隨時都可以上天,去與太陽肩并肩。

愛米查第一次聽到這樣新奇的話。她瞪大眼睛,默默地看著穆斯塔法。
隨著與穆斯塔法接觸的深入,愛米查在心里,暗暗把穆斯塔法看成為自己的人生導師。
與此同時,穆斯塔法也很喜歡和眼前愛米查在一起。他看得出來,這個小女孩和自己是同一類人。

這天,警長突然來通知穆斯塔法,他的監(jiān)禁被解除了。
不過,這次釋放并不是無條件的。
條件就是要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再也不能踏足這座小城。

在穆斯塔法被押送往港口的一路上,愛米查第一次見識到這位“超人氣愛豆”的強大號召力:
小城里的人們看到穆斯塔法被放出來,爭先恐后地上前道賀,為他送上各種食物和美酒。

穆斯塔法之所以會這么受當?shù)厝藗兊膼鄞鳎且驗楫敵跛哪切┲晾砻栽参亢凸奈枇嗽S許多多的人:
一位老爺爺在他的真誠開導下,滿懷希望地度過了可怕的災年;
大媽生病的孩子聽了他鼓勵的話,堅強地戰(zhàn)勝了病魔;
小胡子男人則說多虧穆斯塔法,自己學會了忍受岳母大人;
……

對于當?shù)氐睦习傩斩裕滤顾ň褪且晃弧跋戎薄?/p>
然而,穆斯塔法在百姓中的超高人氣讓統(tǒng)治者感到不安。
他們不能容忍這樣一位先知的存在。
要是被統(tǒng)治的人民都擁有了智慧,那他們還怎么隨心所欲地“割韭菜”?
作為穆斯塔法的“私生飯”,愛米查一路跟隨穆斯塔法等人,意外地從警長打給上司的電話中,聽到了關于這次遣送的一個驚天大陰謀……
03
紀伯倫《先知》中的文字是注入靈魂的。
而當這些文字與動畫結合,仿佛又煥發(fā)了新的生命。
愛米查的媽媽為處理不好母女關系而苦惱。
她向穆斯塔法抱怨女兒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讓愛米查媽媽沒有想到的是,穆斯塔法居然沒有站在自己一邊,而是說愛米查做得對,她“理應如此”。
因為雖然父母賜予了自己的孩子生命,但是孩子卻不屬于他們。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兒女”

父母可以授之以愛,卻不可以授之以思想。因為孩子是有自己的思想的。
孩子就像是父母這把弓上射出的生命之箭,箭靶則在未來無盡的長路上。

其實,這個道理本身不難理解。
只是世界上有多少父母不是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實則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去年大熱的日劇《非自然死亡》(アンナチュラル)里,女主三澄美琴是一起“強迫性集體自殺”事件的幸存者:
童年時期,母親蓄意燒炭讓一家人為自己陪葬。
這給三澄美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
她的母親不知道,無論是生是死,自己都無權為孩子作決定。
孩子的生命并不屬于她。

而在這里,當父母與子女之間關系的話題,被用紀伯倫詩性的話語說出來,并配以高質量的動畫和音樂,真讓人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先知》是一部非常有魅力的動畫電影。
無論你有沒有讀過紀伯倫的原作,都可以看看這部獨特的改編作品。
畢竟,用一部電影的時間,你就能感受到兩代大師對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