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缸組缸原理、各種形式及功能說明

適合的人群
家里好幾個缸養(yǎng)魚還是感覺缸不夠用還沒地放擺的;
花大量的時間給每個缸換水,洗棉的,還搞的家里到處是水被媳婦罵的;
各種水管、氣管、電線扯的到處都是的;
常規(guī)養(yǎng)魚已經(jīng)不在話下,需要進階的;
對各種魚類的養(yǎng)殖需要做品系維持、降低死亡率、繁育成功率提高的;
系統(tǒng)缸的優(yōu)勢
節(jié)省時間,通過系統(tǒng)化來管理多個缸體,大幅提升多個缸的管理效率;
節(jié)省空間,系統(tǒng)缸為多層結構。而且可通過分割,做成多個缸體;
節(jié)省成本,只需一個較大的氣泵即可推動所有缸體供氧;多缸共用一個燈,多缸共用加熱等;
少挨罵:管理多個缸只有一個出水管和進水管;不用滿地灑水;也不用考慮困水問題;
缸多:繁殖時不用再考慮大魚吃小魚;沒缸放的問題;
飼養(yǎng)密度:增高,可通過自動換水維持水質新鮮度;
換水頻率:降低,可24小時自動換水;
最簡單的系統(tǒng)缸
這是一套最簡單的系統(tǒng)缸:
上部為困水缸,下三層為養(yǎng)殖缸,不支持溢流(自動換水),不支持砂濾和泵濾,僅支持水妖精。適合比較勤快的玩家。

系統(tǒng)缸的運行原理

通過上水管將水注入最上層的困水缸中。
將困好的水引入補水管中,通過每個缸體上方的補水閥門控制每個缸的補水,調整每缸的補水量大小。
通過每個缸體下的排水閥,來控制每個缸體的排水。
將氣泵接入氣管,然后控制每個缸體上的氣管上的氣閥。來控制每個缸體的進氣量大小。
通過氣閥供氣形成氣舉效果,和砂濾結合形成過濾和硝化菌的培養(yǎng)。也可接水妖精實現(xiàn)同樣效果。
系統(tǒng)缸可分為三大部分:缸體、管路、鋁架,下圖為三個部分的效果;



給缸體增加砂濾槽,來解決自動換水和溢流的功能,
在缸體后部加上溢流槽。溢流槽直接對排的排水管。然后打開下圖中白色的補水閥。以點滴的方式來注入。這樣過多的水就通過后面的溢流槽排掉,即可實現(xiàn)24小時補水。且不會給家里搞的水漫金山。而且可在溢流槽里加入加熱棒,來解決一排缸的加熱問題。

溢流槽排水細節(jié)

溢流槽細節(jié)

溢流槽背部

過濾加強(增加砂濾)
一般魚密度小的情況下,用水妖精就足夠了。但如果密度過高的話,水妖精的培菌和過濾就明顯不足。就需要在缸體中加砂濾槽。日常通過氣舉原理將糞便都引入到過濾砂槽中,砂濾中的消化菌會處理掉一部分。在大量排水時,會將砂濾槽中的糞便一并排去。

進一步加強過濾(泵濾)
如果在系統(tǒng)缸里養(yǎng)排便量大的魚的話,砂濾是無法滿足的。這時就可以做泵濾。通過在缸體中放泵,將水引入到泵濾槽中,泵濾槽中放濾棉來過濾魚糞便,然后通過泵濾槽底部的空隙將過濾好的水重新排入缸中。但需要注意,水體一定要比濾棉低1-2CM,不然糞便還是泡在了水里。加泵濾的話,每個分缸需要足夠長。以防止泵的功率過大,過濾下水不足的問題。且而用泵濾的話,無法實現(xiàn)自動換水。

多組系統(tǒng)缸排列及加固問題
如果家里需要多組系統(tǒng)缸的話,鋁架需要采用左凹的結構。以配合美觀程度。
如果缸體過長,會出現(xiàn)鋁架不穩(wěn)固,需要做橫梁加粗或結構加固問題。

加裝燈帶以觀賞魚
燈帶可以從缸體下向上照射缸體,也可以從缸體上面往下照?;騼煞N都加上。然后就能搬個板凳美滋滋的看魚了。

系統(tǒng)缸設計的工具推薦
可在小程旭里找:魚缸生成器,可根據(jù)自已家里的情況來轉入?yún)?shù)來生成想要的3D模型及加工數(shù)據(jù)。本文所有圖片都是由3D模型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