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歷史的倒車:唐高祖李淵為什么要恢復“九品中正制”?
學界主流觀點認為,科舉制是隋文帝建立的。隨著科舉制的建立,為士族門閥控制選官權服務的九品中正制就此成為歷史。然而歷史是有慣性的,有時甚至會有人開歷史的倒車。而在隋文帝建立科舉制之后,第一個開歷史倒車的人就是唐朝名義上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武德七年(624年),李淵下令:“春,正月,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內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門望高者領之”?!?strong>大中正”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此令恢復了九品中正制。那么唐高祖李淵為什么要恢復“九品中正制”呢?本鬼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由于隋煬帝的一系列瞎折騰,唐初社會對于隋朝的很多新制度都有抵觸情緒,就連“大貌索閱”和“編戶齊民”這樣具有進步性的制度,唐初都不得不在執(zhí)行上打折扣,這也是唐初戶籍人口暴跌的原因之一。李淵恢復“九品中正制”多少也受此影響,但這只是一個次要原因。

第二,李淵之所以被稱為“唐朝名義上的開國皇帝”,原因有兩個:一是李淵沒有親自指揮統(tǒng)一戰(zhàn)爭,這導致李淵與開國軍功集團之間的關系甚淺,也沒有主持戰(zhàn)后再分配;二是李淵的支持者基本都是隋朝的舊權貴和老士族門閥,新興的勛貴、士族和寒門基本都不支持李淵。

于是李淵登基后強調出身門第,貶低立功和科舉。比如李淵曾說:“我李氏昔在隴西,富有龜玉,降及祖禰,姻婭帝室。及舉義兵,四海云集,才涉數(shù)日,升為天子。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賤,劬勞行陣,下不聊生。公復世胄名家,歷職清顯,豈若蕭何、曹參起自刀筆吏也!唯我與公,千載之后,無愧前修矣。”

九品中正制無疑是強調出身門第的李淵打壓新興階層的上好工具,這應該才是李淵開歷史倒車的根本原因。然而“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開歷史倒車的李淵最終得到了應有的結局。而九品中正制也在唐太宗登基后被徹底廢除(至貞觀初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