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一):曹操(11)
上回說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三國志·毛玠傳》),開啟了新的人生,自此與董卓無二。
玠語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yè),饑饉流亡,公家無經(jīng)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今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jīng)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yè)可成也?!碧婢醇{其言,轉(zhuǎn)幕府功曹。
——《三國志·毛玠傳》
這時候,張繡向曹操投降,本來有點奇恥大辱的,但更恥辱的是,嬸嬸卻和曹操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這讓張繡更加惱火。曹操也知道張繡恨他,就打算殺了張繡,張繡只能提前起事,最終殺了曹操的愛子愛將。
太祖南征,軍淯水,繡等舉眾降。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二子沒。
——《三國志·張繡傳》
隨太祖南征,為張繡所害。
——《三國志·曹昂傳》
韋復(fù)前突賊,殺數(shù)人,創(chuàng)重發(fā),瞋目大罵而死。
——《三國志·典韋傳》
這件事也激化了曹操與丁夫人的矛盾,丁夫人因此和曹操徹底斷絕關(guān)系。晚年的曹操也很后悔,自己將無顏面對兒子曹昂。
劉早終,丁養(yǎng)子脩。子脩亡於穰,丁常言:"將我兒殺之,都不復(fù)念!"遂哭泣無節(jié)。太祖忿之,遣歸家,欲其意折。后太祖就見之,夫人方織,外人傳云"公至",夫人踞機如故。太祖到,撫其背曰:"顧我共載歸乎!"夫人不顧,又不應(yīng)。太祖卻行,立于戶外,復(fù)云:"得無尚可邪!"遂不應(yīng),太祖曰:"真訣矣。"遂與絕,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后太祖病困,自慮不起,嘆曰:"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假令死而有靈,子脩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魏略》
不過,張繡后來也是選擇了曹操,畢竟賈詡給張繡的分析有道理,張繡沒有不聽的道理。
竊謂詡曰:"若此,當(dāng)何歸?"詡曰:"不如從曹公。"繡曰:"袁強曹弱,又與曹為讎,從之如何?"詡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愿將軍無疑!"繡從之,率眾歸太祖。
——《三國志·賈詡傳》
在這之后,曹操開始和呂布重新較勁。在這之前,我們先說一些有點趣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