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個人,適度引導,自省為主
(1)對學生只需要適度提醒,要以自悟為主。我感覺不管怎么勸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和科研,都沒有什么用,根本聽不進去。他們會感覺我在慫恿他們跳坑,仕途改變他們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我怎么勸他們快點寫論文,對評獎評優(yōu)有用,對順利畢業(yè)、讀博士、找工作有用,里面道理很簡單,他們也都知道,但是,我勸沒有用,只有他們自己意識到才是能有用。
(2)道理簡單,不宜過多勸告,實不明智。以后要盡量不要管這些破事兒,顯得好像是我多想拿獎學金,多想讀博士一樣,其實,這些與我關系并不大。過去這個學期,我深切地體會到,研究生根本勸不起來,怎么勸都沒有用,浪費了我大量時間,其實,只要大致提醒一下就行了。研究生積極主動做研究,這需要他們內心覺醒才行,特別是自己遇到事情,遇到挫折與打擊,發(fā)生發(fā)自內心覺悟才行。別人可以點撥一下,但不宜過多提醒。感覺過去我說的太多了,任何作用都沒有。
(3)過度勸告,有害無益,增加負擔。我過多的勸告,遇到懂事的學生,心里知道我苦口婆心、用心良苦,為了他們能有個很好的發(fā)展;但是,遇到不懂事的學生,還以為我起早貪黑的給他們畫餅,利用他們,慫恿他們作惡,只是對我有好處,而對他們有害,迫害他們,因此,對我充滿了厭煩和怨恨。
(4)流暢配合需要態(tài)度與能力。就像足球上每位球員,都有各自的職責,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進球。我在槍林彈雨里給前鋒送子彈,或者像教練一樣給建議。如果前鋒不拼搏、不射門,也無法進球。我可以大喊幾次,快點跑,快點沖,但畢竟我代替不了學生。學生在球場上的作用與價值,取決于學生的態(tài)度、基本功、悟性,態(tài)度與能力都是重要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