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為什么這么“毒”?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大家可能還記得,2003年的SARS病毒就來源于蝙蝠,2016年引發(fā)豬急性腹瀉的SADS病毒也來自蝙蝠,蝙蝠為什么這么“毒”?
對研究病毒的學者來說,蝙蝠的地位十分特殊。蝙蝠是翼手目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已經(jīng)生存了 8800 萬年,幾乎和恐龍同時代。
據(jù)報道,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 100 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許多烈性傳染病世界性或地區(qū)性大流行,都與蝙蝠脫不開關系。神奇的是,蝙蝠卻能“百毒不侵”。
為什么蝙蝠能做到攜帶病毒而不發(fā)?。靠茖W家解釋,作為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新陳代謝水平非常高,為了適應飛行而在進化中進行了適應性突變,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蝙蝠的天然免疫系統(tǒng),這讓它們攜帶病毒卻極少出現(xiàn)病癥。于是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蝙蝠成了上百種病毒的自然宿主。
此外,作為一種能夠飛行的動物,蝙蝠可以四處周游,本身就具備了快速傳播傳染病的能力。蝙蝠是超大數(shù)量的群居動物,而且居住在陰暗潮濕的洞穴里,彼此之間很容易擴散病原體,形成野生的交叉感染環(huán)境,一旦某種病毒出現(xiàn)在一只蝙蝠身上,就會很快被更多蝙蝠攜帶。(來源:科學大院)
實際上,人類與蝙蝠的交集不多,但野生動物不一樣,病毒更可能先從蝙蝠傳到野生動物上,而很多人毫無敬畏之心,亂吃野味,以至于釀造悲劇。請記住,人類要有人定勝天的決心,更要有敬畏自然的覺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