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與角色之間強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眾所周知,有的角色很強,有的角色很弱,他們之間強度差距是在什么地方體現(xiàn)的呢? 以下是樓主的思考??: 先拋開機制問題,只談數(shù)值。 首先是基礎屬性,這個是角色與角色之間拉開的第一道差距,很多時候基礎屬性就決定了一個角色往哪里發(fā)展,例如dio娜,基礎生命只有9000多,盾量又與生命關聯(lián),所以走純盾路線不是特別劃算,一般會更加考慮其功能性
還有基礎攻擊,這也是很難彌補的差距。凌華基礎攻擊340多,但是四星C200多,這很容易就差出100多,更別提后面圣遺物堆攻擊,更加的拉大了這中間的差距,很多時候,這些強力的角色,相當于天然的比普通角色獲得了極大的攻擊詞條數(shù)量,比如一個基礎攻擊226的角色要堆到2000攻擊,比起340的角色堆到2000攻擊難度要大的多的多。這就是第一道差距 ---------------------------------------- 其次是突破加的屬性。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相當于簡單粗暴的送你幾個詞條,有的角色突破加攻擊,有的角色突破加屬性傷害,有的角色突破加暴傷,有的角色突破加暴擊,這中間的差距不可謂不大。 很多時候,突破加雙爆,你就很容易詞條配平,不用辛辛苦苦的刷圣遺物詞條; 突破加屬性傷害,你就有了簡單直接的很難溢出的增傷區(qū)間20多的收益。 最慘的是突破加攻擊,一般都是4星,基礎白值又低,突破還加攻擊,這差距不就拉開了嗎? 最最為悲催的是,突破加攻擊,結果只加28.8%,而那些5星c,要么爆傷40,暴擊20,這詞條是可以彌補的嗎? 然后就是倍率問題,這一點在盾系角色身上最為明顯,冰貓貓15.5倍率,萊依拉24倍率,鐘離25倍率。單看倍率這差距可不小啊
最后再談機制的問題, 先說盾角色機制問題。持續(xù)時間鐘離第一,霸體冰貓貓開盾瞬間不霸體會受傷,盾有延遲,萊依拉功能性非常差,草貓貓開厚盾要疊盾, 至于主C,差距就更大了。凌華的幾乎無條件附魔,小提的追蹤箭,海哥的超級靈活的軸,雷神的無條件長時間掛雷,草神的低成本掛草。這些機制,是很多普通角色可遇而不可求的。 即使是大世界探索,夜蘭的奔跑回體力,流浪者的飛天,萬葉的高空E,魈的空中平移,這些都是角色與角色之間差距的體現(xiàn)
因此,有些角色強度就是高,這其中其實沒有平衡。如果是低強度角色的真愛,就更應該認識到其中的差距,通過更加極品的武器,更加極品的圣遺物來拉平其中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