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技巧】學習廣告設計的表現形式和技巧

?

原形活用指保留原有成語的外在形式,但結構或語義會發(fā)生某些變化,目的是給大眾傳遞一種與原成語異樣的或有所變化的新信息。這類成語的活用,基本上沒有異議,主要有如下幾種:

?
①原形不變,新的信息必須要結合特定的語境才能理解。例如:工作時鴉雀無聲(電冰箱廣告),成語鴉雀無聲蘊含在這句廣告文案的語境當中,并置于末尾,本該屬于常規(guī)焦點,但就是在常規(guī)焦點的位置上,由于受語境的制約,并且采用了擬人化手法,使之產生轉義。

?
②原形不變,通過易序手段,造成兩個成分之間的錯位,從而凸顯焦點信息。例如:稱心如意,長風電器(長風牌電器廣告),這是一個主位后置現象。長風電器本是主位,成語稱心如意本是述位,但文案設計時,采用倒裝的形式,造成主位、述位配位順序的變化,使重要信息述位稱心如意處于非常規(guī)的位置上得到了強化。

?
③原形不變,以語素重音為表現手段,形成對比項,凸顯對比焦點。例如:冷若冰霜(冰箱廣告),這個廣告詞借助語境(冰箱),通過聯想,大眾自然會將注意力聚焦在“冷”這個語素上。

?
④原形不變,以易色為焦點表現手段,產生對比項,凸顯對比焦點。這里所說的易色,是指成語原有的感情色彩發(fā)生改變,要么由正面意義變成反面意義;要么由反面意義變成正面意義。

?
例如:斤斤計較(衡器廣告)這個成語從感情色彩來說,本來具有反面意義,往往指不好的方面,但用于廣告詞,情感色彩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正面意義的用語,用于宣傳衡器的精準。

?

變形活用指局部改變原有成語的外在形式,使其結構或語音、語義發(fā)生某些變化。但目的依然是給大眾傳遞一種與原成語異樣的或有所變化的新信息。選取一些認可度較高的范例進行分析,主要有如下幾種:

?
①同音替換(或近音替換)。以同音語素或近音語素替換原有成語的某個語素,以強制性對比重音為焦點信息的表現手段,這個新語素的意義就是對比焦點。

?
例如:一網情深(網吧廣告)很明顯往與網同音,系同音替換產生對比項,往和網。網是對比焦點,語音上要采用強制性對比重音這個表現手段來加以強化,有定指意味。

?
②異字替換。以其它語音不同的語素替換原有成語的某個語素,以強制性對比重音為焦點表現手段,這個新語素的意義就是對比焦點。

?
③減字對舉。這種類型一般都有上、下兩部分組成。根據具體情況減少原有成語的一個或兩個語素,造成新的廣告語兩部分之間音韻和諧,同樣也能達到傳遞廣告焦點信息的效應。

?
例如:食龍豐,萬事通(萬事亨通,食龍油廣告)原成語之所以要采用減字手段,目的就是為了與上句食龍豐兩兩對舉,達到和諧均衡,主位食龍豐是重要信息,述位萬事通是次要信息,主位和述位之間存在條件關系。

?
④否定強化。這種類型將主要信息置于主位之上,所使用的成語作為次要信息放在述位。有趣的是,通過增字否定的方式手段,最終達到與主位的一致與和諧,從而有力地強化了主位焦點信息。

?
成語活用為廣告詞所達到的功能效應還有其它情況,譬如:兩面三刀(多功能菜刀)、四平八穩(wěn)(電光牌穩(wěn)壓器)等等,這種類型雖然字形和讀音沒有任何改變,但語義和結構變化較大,通過聯想,產生兩個對比項,即整體意義和字面意義,這個字面意義基本上是原成語四個語素意義的簡單相加,它是該產品的對比焦點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