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散神》劇情PV-「『賢』意」

散草說(1)
顏王X
??哀哉!智慧為眾人所褻者久矣!仁愛為眾人所鄙者久矣!勇之為眾人所恥者久矣!今之眾人,莫不逐小智而舍大智,樂小勇而恥大勇。自是而亂真?zhèn)危姺亲h而詭辯之,勝之而自矜者,小智也,不足為智。彼智慧主(2)行辯證之法,論事不以利或不利于己,求真理而不斥異言,是大智也。聚同而伐異(3),行事無度,無懼于違人道者,小勇也,不足為勇。彼浪客(4)昔焦指而止?fàn)t火(5),今滅身以求故人之福(6),是大勇也。
??醫(yī)眾生之心(7),仁之大也,而眾人嘲之。辯證之道,智之大也,而眾人遺(8)之。舍身而欲成愿(9),勇之大也,而眾人恥之。眾人豈有仁乎哉?見異而伐之,不可曰仁也。眾人豈有智乎哉?信其偽而言無理(10),不可曰智也。眾人豈有勇乎哉?離眾而無是(11),不可曰勇也。由是觀之,眾人無仁而嘲人之仁,無智而棄人之智,無勇而恥人之勇,其謬也!
??彼智慧主之治,使智者盡其謀,勇者盡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使物用以濟(jì)人,知用以惠人,言用以說人(12);使窮者得以生,苦者得以樂,悲者得以愿(13)。是大同也,而眾人惡之。彼賢者(14)之治,使智者為所離(15),勇者為所鄙,私(16)者為所勸(17),暴者為所贊;使物用以爭利,知用以詭計(jì),言用以辱人。是亂世也,而眾人望之。眾人所欲者豈大同乎?眾人獨(dú)欲欺人也。
??彼浪客者,不愿賊(18)人,然賊人乃時(shí)之所趨(19)也,以身抗之,戰(zhàn)敗而屈,誠不得已也,而不心向之。今眾人乃賊人之趨所源者也,審之若有司(20),而不知其身之惡,自謂“義”者,謬也。古之君王,見民中盜賊興,以嚴(yán)刑責(zé)之,其用甚微;以物濟(jì)民,輕徭薄賦,則盜賊自滅矣。何也?君王行苛政,民之生不保,盜以為生,誠不得已也,嚴(yán)刑責(zé)之,豈不謬乎?今眾人欺他者為樂,使善者不能保,而嚴(yán)審浪客,不亦謬乎!或曰:“猛虎不及苛政,苛政不及輿論”,可知矣。
??哀哉!無知者自謂全知,而不可駁也;賊人者自謂大義,而不可責(zé)也。今之眾人辱人以為樂,暴虐以為良,如有責(zé)者,旋(21)詭辯之。古有兵者,好殺民,觀其血濺而笑之,今之眾人何異于此乎!何也?信其偽者眾(22)也,則偽曰真(23);愿賊人者眾也,則賊人曰義;言無理者眾也,則無理曰理。故曰:弊在其眾也。
(1)【散草說】是顏王X為了批判原神散草節(jié)奏寫的一篇文章。顏王X,小吉祥草王納西妲的學(xué)生,是她的重要擁護(hù)者和學(xué)說繼承者。
(2)【智慧主】納西妲的命之座名稱,這里代指納西妲。
(3)【聚同而伐異】即黨同伐異,指原批對喜歡須彌劇情的人發(fā)動的攻擊,一說指之前原神社區(qū)十分頻繁的帶節(jié)奏和辱角色事件。
(4)【浪客】流浪者的命之座名稱,這里代指流浪者。
(5)【焦指而止?fàn)t火】傾奇者為了拯救民眾關(guān)閉爐火,結(jié)果燒焦十指。
(6)【滅身以求故人之福】散兵為了讓那些因他受罪的人擁有幸福的一生,不惜抹除自己的存在。
(7)【醫(yī)眾生之心】治愈眾生的心靈。納西妲一直在這樣做。
(8)【遺】這里指無視、忽略。
(9)【舍身而欲成愿】為了實(shí)現(xiàn)愿望賭上自己的生命。散兵常常這么做。
(10)【信其偽而言無理】相信虛假信息,且說話沒有道理。
(11)【離眾而無是】離開大眾就一無是處。
(12)【使物用以濟(jì)人…一句】使資源用來幫扶民眾,知識用來為人造福,言語用來慰藉別人。
(13)【悲者得以愿】悲觀絕望的人得意產(chǎn)生愿望。
(14)【賢者】指大賢者阿扎爾,一說也指歷代大賢者。
(15)【離】疏遠(yuǎn)。
(16)【私】自私自利。
(17)【勸】鼓勵(lì)。
(18)【賊】傷害。
(19)【時(shí)之所趨】時(shí)局所趨使的。
(20)【審之若有司】向?qū)B毠賳T一樣審判他。
(21)【旋】立刻。
(22)【眾】人數(shù)多。
(23)【偽曰真】虛假信息被稱作事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