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2個大俠成就1個四朝元老,傳為江湖佳話
話說西楚政權(quán)敗亡后,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原項羽麾下將領(lǐng)季布亡命天涯藏匿起來。劉邦對季布恨之入骨,出千金懸賞捉拿他,有敢窩藏季布者滅三族,于是季布成了漢初頭號通緝犯。季布是誰,劉邦為什么唯獨對他如此重視呢?

季布楚地人,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而著稱,許諾他人之事從不食言,所以江湖上流傳著“得百斤黃金,不如得季布一諾”的口碑,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后來季布追隨項羽南征北戰(zhàn),多次置劉邦于險境之中。其中有一次季布追得很兇,劉邦被迫多次把一雙兒女扔下馬車,這也是劉邦人生中的一個大污點,對于這筆賬劉邦一直記在心里,建立大漢后不找他報仇才怪呢?
季布此時藏在濮陽一家姓周的大戶人家里,(下文稱為周大俠)眼看就要搜查到周家,到那時不僅保護不了季布還得連累自己。周大俠對他說:“朝廷馬上要搜查到我家,將軍如果能聽我的,我就給您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殺得了”。季布哪能連累周大俠一家呢,于是就答應了。周大俠并不是放棄季布而是好事做到底,想給他找個接盤俠換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問題是找誰來接盤這個事,又怎么轉(zhuǎn)移出去呢?

在漢初的江湖上,魯郡的朱家(人名)以行俠仗義聞名于世,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幾百個,被庇佑的普通人更是數(shù)不清,于是周大俠想著把季布賣給朱家,那樣不就萬事大吉了。可是外面搜查得很緊,貿(mào)然出去萬一被查出來一切都完蛋嘍!不怕,先給季布換個造型吧。周大俠給季布剪了個光頭,并往他脖子上套了個鐵箍,穿上粗布衣服,這造型很搞笑 ,不知道的以為是行者武松上梁山呢!其實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裝束成奴隸的打扮而已。
周大俠把季布藏在運貨的馬車里,加上 幾十個奴仆一同賣給了朱家,周大俠也是一個行俠仗義的好男兒,為了救季布不惜賣掉自己的家業(yè)。
朱家行走江湖多年耳目眾多,他早就打聽清楚這個打扮奇特的是一諾千金的季布,于是讓季布幫他打理農(nóng)田,并告誡他的兒子們說:“種地的事交給這個奴隸,你們都得聽從他的安排,和他吃一樣的飯”。季布的面子真夠大的,年輕時積累的好名聲,到現(xiàn)在還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其實他們都是一路人,同屬俠客的圈子。

朱家安排好自己的兒子,便連忙乘車去了洛陽拜見滕侯夏侯嬰。夏侯嬰什么人?他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原來是劉邦的專職司機,現(xiàn)在又是劉邦身邊的大紅人。歷史記載朱家在夏侯嬰家里喝了好幾天的酒,很像一對老朋友,咱們不知道他們之間有什么交集,或許朱家?guī)瓦^夏侯嬰。這件事表明朱家勢力很大,上到開國元勛下到黎明百姓都能觸及得到。
朱家來找夏侯嬰當然不是來喝酒的,他是來營救季布的,朱家趁機問夏侯嬰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夏侯嬰一聽,季布不就是陛下最恨的人嘛,當年追我們就數(shù)他最兇,但是夏侯嬰是個老好人,并沒有說季布的壞話回答道:“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朱家說:“都是各為其主罷了,季布受項羽調(diào)遣,這完全是他的分內(nèi)之事,項羽的部下難道可以全都殺光嗎?皇上剛奪得天下,正是用人之際,僅僅以自己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么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了季布是個賢能之人,一旦追查的緊迫,他萬一逃到匈奴或南越國,這和資敵有什么區(qū)別,你為什么不跟皇上講清楚利弊呢”?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夏侯嬰也猜到季布藏在了朱家的家里,就答應了朱家說:“好吧,我一定會向皇帝講清楚的”。
不久夏侯嬰找到一個機會,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季布的情況,劉邦的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善于納諫,只要對國家有利一般都能聽得進去,于是呢就赦免了季布,讓季布擔任郎官,后來又歷經(jīng)惠帝、高后、文帝三朝,終成為一代名臣。

季布年輕時愛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聞名于世,濮陽周氏與魯郡朱家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救助季布,在司馬遷的眼里,這些人都是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不愛其軀的任俠之人,就是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江湖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