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是誰?諸葛亮為什么不敢惹法正?
在劉備攻打東吳不利,病死白帝城。諸葛亮曾經(jīng)說過:“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東不行;就復(fù)東行,必不傾向危也”。
可見諸葛亮對法真?zhèn)€人的能力也是相當(dāng)?shù)恼J(rèn)可。
法正的優(yōu)勢在于謀,而非略??吹骄W(wǎng)上很多人喜歡將法正與諸葛亮相比。其實軍事才能不僅僅靠的是個人實力,戰(zhàn)場臨時機變、軍隊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都有著很多的關(guān)系。
法正,字孝直,扶風(fēng)人士。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的重要謀士,他以奇謀著稱,為劉備入川、進(jìn)取漢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勛,深受劉備的信任和敬重。但是如若說諸葛亮不敢招惹法正,則是言過其實了,二人之間的配合密切,并無政見之分、亦沒有私怨。
法正的爺爺法真是一位大學(xué)士,在當(dāng)時很有威望,好多人都去拜訪他,而他的爺爺,對儒家文化了解至深。
所以也不難解釋為什么三國后期的法正如此聰慧,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了。
而更奇怪的是法正的這位爺爺有一個別稱,居然是玄德先生。
三國志中記載“松于荊州見曹公還,勸璋絕曹公而自結(jié)先主。璋曰:“誰可使者?”松乃舉正,正辭讓,不得已而往。正既還,為松稱說先主有雄略,密謀協(xié)規(guī),愿共戴奉,而未有緣。后因璋聞曹公欲遣將征張魯之有懼心也,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fù)令正銜命。”
可以看得出來法正第一次見劉備的時候還非常的不情愿,但是見過之后卻相談甚歡。
我覺得當(dāng)時諸葛亮不敢惹法正主要有幾點因素
法正功勞太大了,身居高位,而且智慧過人,絲毫不亞于諸葛亮,諸葛亮沒有理由也沒有實力得罪法正,要知道法正用了五六年的十年讓劉備從一個小集團(tuán)到擁有益州等十幾個郡的勢力,地盤人員都有擴張,法正在劉備那里幾乎就和當(dāng)時郭嘉在曹操那里一樣,諸葛亮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是蠢。
其次:法正本就是在益州當(dāng)過官的,原來是跟隨劉璋的,后來才跟隨劉備,但是在益州一直都有勢力,這點諸葛亮很清楚,連劉備都還要讓他三分,此時得罪法正不是明智之舉,反而還得討好。
最后:深得劉備的信任,據(jù)說法正死之后劉備足足哭了好幾天,傷心難過,諸葛亮多聰明的人,審時度勢,吃飽了飯沒事干去得罪法正,吃力不討好,加上自己對劉備的了解,他深知法正這樣的性格劉備用完之后應(yīng)該是不會留他的,誰曾想法正第二年就死了。
《三國志》對他們在劉備陣營地位的評價是,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事實上,在劉備在世時,諸葛亮很少參與軍事活動,他是劉備最重要的內(nèi)政后勤人才,而劉備在軍事上最重要的謀士,早期為龐統(tǒng),后期為法正。諸葛亮與法正,同為劉備陣營的重要文臣。
同為重臣,自然應(yīng)該戮力同心,共同輔佐劉備成就霸業(yè)。所以,諸葛亮為什么沒事要去惹法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