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民俗>的翻譯制作難點&翻譯風格兩三話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林脂肪,一名翻譯愛好者。
現(xiàn)在在做《黃昏民俗》的翻譯。

其實是22號才拆封的,23號摸索了一下更新的方法,決定以云文檔形式實時更新。24號,也就是昨天大概摸索了一下掃圖的方法,簡單掃了一點圖,翻譯了一點。
昨天就把掃圖的部分全部基本上全部翻完了,除了奇斯的個人介紹部分有一部分沒動。

為什么不翻?是不會嗎?說句實話,也可以叫做不會。
不如說是我一直以來的一點翻譯堅持讓我踢到了鐵板?!M可能不動原文
翻譯的難點
我是看得快的,也看得懂的。不懂的部分,查一查,哦~~原來是這樣,上下文串起來,大腦理會了這句話意思即可。但翻譯不一樣,不僅僅譯者要完全理解作者講什么,還要把作者的話盡可能原樣的自己做一個給觀眾,至于能做出自己的風格那是后話。
不如說是部分的譯者都難去將原句翻譯,直接交給讀者,反倒?jié)櫳^度,已經(jīng)把譯文變成了將作者排除在外的作品。對著原文大施拳腳,將譯文變成自己的訓練場,寫大學生畢業(yè)論文也不該這樣子,何況觀眾看不懂的情況下,也沒有查重的系統(tǒng)來監(jiān)督。
The Sky is Clean。
①晴空萬里無云。
②天空沒有東西/天空很干凈。
③天空仿佛什么都沒存在過。
哪句好?
但我來說的話,是③完全跑題,②最精準,①錦上添花。

這是學英語的時候老師對我死背單詞的一次劈頭蓋臉的罵,從小的教育clean=干凈。
clean=沒有東西的狀態(tài),因為clean up,沒有東西,所以干凈,所以清潔。
不要把clean就局限在一個[干凈]里,這只會讓語言變得漏洞百出且死板。
英語老師對我的作文也提過幾個有意思的要求:
①寫的作文要讓老奶奶都看得懂,干部式講話就是車轱轆話,必須丟掉。
②簡明地講述主體,簡單的解釋,拒絕長篇大論。
③先寫對,再寫好。寫對的扣少分,寫不對還寫得多,沒考官愛看,基礎(chǔ)打牢再寫長難句。
以至于后來一些變成了我翻譯的規(guī)矩:
①盡可能不動原文
②翻譯要以原文為中心,拒絕作者的放飛自我
③尊重讀者,要把翻譯寫得連老奶奶都能看得懂,看不懂就沒有意義。
④在日語和中文達到一定水準之前,自以為大顯身手式的翻譯只不過是個文盲的暴發(fā)戶行為。
當然幸好我翻譯稿件的都基本上是些我痛苦個幾天就能讓我跨過的小難題。

目前最第二難的是藍反帝的愛央06
那么第一呢?
第一在翻譯著呢。
黃昏留聲、世界指南、筆記以及最難擺平的民俗



前面的三部均為本人翻譯,當然我是很有發(fā)言權(quán)的。
無論是翻譯還是視頻制作水平,基本上是逐步攀升。
不如說這些視頻難點和文字不是一個賽道的難點。
聲優(yōu)說:
今天我和老媽吃了麥當勞肯德基還有全聚德的北京烤鴨但是店家居然沒有給我發(fā)蘸醬。
怎么規(guī)劃時間軸?或者簡單說,該怎么斷句?
今天我和老媽,吃了麥當勞,肯德基,還有全聚德的北京烤鴨,但是店家居然,沒有給我發(fā)蘸醬。
或者
今天我和老媽吃了麥當勞肯德基,還有全聚德的北京烤鴨,但是店家居然,居然沒有給我發(fā)蘸醬。
稍微挪動一下詞匯不會有影響,甚至斷句部分再追加點上去,都不會有什么問題。
所以對于視頻或者音頻來說,只要讓字幕能串起來,不要亂加,都算是一個合格的范圍。
至于什么是不合格,就好像人家發(fā)了5個字的音,但你翻譯出了10個字。可能你做得很好,但是論美觀度來說,不行。得壓縮,起碼得壓成7個字,這才看的不會太突兀。
聊回<黃昏民俗>的難點,難點就在于完全是文字。
我看這本書是100個字,你雖然看不懂日文,但你知道這里有100個日文,但我要是搬出一本1000字的中文譯本,你會嚇一跳嗎。不如說身為譯者的我早就跳過不知道多少回了。
先從內(nèi)容開始講述一下<黃昏民俗>是什么?
<黃昏民俗>是由芙拉梅烏所寫,關(guān)于黃昏三部曲的故事梗概,角色介紹,CG介紹,以及后日談。

但以我目前翻譯的進度來看文章,芙拉梅烏除了自己確切知道的事情以外,剩余的部分更像是以一個記者的身份,別人說什么,那可能就是什么吧的一種態(tài)度。
因此本文中的內(nèi)容,除去長難句,還有相當口語化的表述。
說簡單點就是我一口氣打15個字,中間不帶標點符號,這個叫長難句。
但我一口氣打80個字,中間只有逗號,不僅僅沒有句號,還一口氣在里面東扯西扯講了一些零散的話題。
或者就是2句話一個斷句,但在中文語境下,其實應(yīng)該去改一下比較好,改成3句-4句斷一句。
現(xiàn)在你能看懂是因為你是中國人,但我也是。
可惜我看的<黃昏民俗>現(xiàn)在是日文,中文還是我翻譯的。
這么說可能過于魔幻化這個譯文了,可能會有讀者說,那就直譯吧。
但實際上直譯下來,體驗也是相當糟糕的。

龍之獵人的愛夏
哈利·歐森的著書《從世界的秘境開始》寫道,[未來的大煉金術(shù)士愛夏將龍擊殺獵人尤里斯在一旁幫忙],但根據(jù)瑪利翁說,實際上是反過來的。
修改一下
龍之獵人的愛夏
哈利·歐森的著書《從世界的秘境開始》寫道,[未來的大煉金術(shù)士愛夏將龍擊殺,獵人尤里斯在一旁幫忙]。但根據(jù)瑪利翁說,實際上是反過來的。
看似不起眼的追加標點符號動作,可以讓文章閱讀起來更加方便,但已經(jīng)算是在破壞原文了。
我是這么理解的,翻譯其實就算是一種破壞,再組合。
但能不能組合得好,那又是另一碼事了。

「ニオは死んではいない」と、最初にアーシャに伝え、彼女の旅のきっかけになった錬金術(shù)士。
帶大家過一下翻譯。
首先第一句的括號到と為止,是奇斯說的話,這里省掉了主語,因此按理來說是:奇斯說“妮歐并沒有死去”。
但這里由于省略了主語,其實精準的直譯來說是【“妮歐并沒有死去”這句話】
第二句,直譯“最初傳達給愛夏的”,沒什么大問題問題。
第三局,“變成了她的旅途的契機的煉金術(shù)士”
等等?第三句是什么?但我勸你別急,先拼起來再說,有你急的。
“妮歐并沒有死去”這句話,最初傳達給愛夏的,變成了她的旅途的契機的煉金術(shù)士。
看得懂是一碼事,看的不舒服也是一回事。
這其實才是作者真正說出來的日本原話,省略掉不少對象,放在日文語境下沒毛病。
但照搬和照翻,只會變成按著讀者吃奧利給的糟糕譯文。


再讓我打散了之后再翻譯一次試試?
[妮歐并沒有死去],將這信息最先告訴愛夏的是奇斯,這位煉金術(shù)士也成了愛夏今后踏上旅途的契機。
好像...也沒那么難以接受?
<黃昏民俗>的制作困擾
不如說這些特典,無論是能做還是會做,制作中文翻譯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這些東西還是幾年前出的,再過幾年都可以叫老掉牙的東西。但播放量就是可以不低,<黃昏世界指南 解析篇>播放量1100,tag也沒有亂打引流什么的。

當然各類評論區(qū)下的回復(fù)也很給我制作的動力,雖然我日語也是半桶水,但能幫到看不懂的人,這也不錯。
一邊總結(jié)制作經(jīng)驗,一邊更新稿件,直到更新到目前全網(wǎng)獨家一份的<黃昏民俗>。
想著是以原汁原味的作品呈現(xiàn)給各位,不過也是因為實力不足,不得不服輸。
也由于動態(tài)的篇幅限制,解釋的匆匆忙忙,搞了個投票,大家投票基本選擇了根據(jù)原文來制作,看到投票結(jié)果的我血壓一下子就上來了。

主要是3000字也翻譯的不咋地,與其說是芙拉梅烏民俗筆錄,顯得還不如小學生寫的作文。
這才是最頭疼的。這哪是打我芙拉梅烏的屁股,這分明是打澤歐西斯的臉吶!
單方面氣消之后打算和各位科普一下,關(guān)于我翻譯制作的流程,理念,目前遇到的難點。我覺得很多事情是因為缺少溝通才導(dǎo)致讀者和作者之間有問題的,搞的不歡而散實屬沒有必要,因此本篇文章便誕生了。
尾聲
想把《黃昏民俗》的各方各面盡可能完整傳達給各位,因此想制作出最合適的譯文。能給煉金工房乃至于藍色反射系列添磚加瓦,或許是這幾年最自豪的一些日子了。
而坑還不少就是,不過都會慢慢填上的,畢竟一切的活都由我一個人干,實在沒有太多的精力。
至于《黃昏民俗》的翻譯投票也將重新發(fā)布在這,投票限時3天。
主題是:你不能接受什么程度的翻譯。

發(fā)起這個投票主要是看各位對于翻譯作品的容忍度,也是我個人的一點點調(diào)查。至于翻譯風格,我打算以這個為參考,但翻譯成品還是以實際為準。
當然如果有STAFF來幫手,那就太好了。
沒有也問題不大,畢竟我都是一個人這么做過來的。
但有還是最好,PS,翻譯,或者是校對,都可以。無料發(fā)電,來者不拒。
至于<黃昏民俗>會什么時候真的做完,我也沒底,請以實物為準,起碼明年之前能出吧。
反正有時我做翻譯的時候會直播,大家可以來當云監(jiān)工,催了有沒有用就是后話了。
期待我們在<黃昏民俗>的筆錄里相會吧,作為補齊黃昏系列的最后一塊特典,希望也能與各位一同見證完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