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小記(貳):于辛丑乙未

長夏時分,暑濕暑熱都來了,晚上回來寫30個大字,流下汗來,是另外一種快意。
1、站著寫
因為相對來說,我寫的字比較大,從某一節(jié)課開始嘗試了站著寫,發(fā)現(xiàn)手根本控制不住筆,因為著力點完全在筆尖那個位置,手腕和手肘都是使不上力的,字寫得歪七扭八,像是小朋友寫的。
好的方式是需要找到筆與紙之間的對抗的力量,寫完之后發(fā)現(xiàn)好費力,能出一身汗,不失為一個減肥良方。
練得多了,發(fā)現(xiàn)站著寫能看到全篇,這樣方便謀局部篇,另外因為手肘活動的范圍更大,寫起來也更自由。
寫大字的話,站著寫是一個好方法。
2、臨帖要持續(xù)改進
臨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說白了就是照著帖子寫,要跟原貼相像。
點要點在點的位置,橫要多寬,豎要多長,都是有法度的。
但是我發(fā)現(xiàn)在不斷臨帖發(fā)現(xiàn)間架結(jié)構或者筆畫之間的問題的時候,并不能一蹴而就。
比如說點有問題、豎有問題、橫有問題,但是我下次再改正的時候,可能只記得橫的問題,點和豎就忘記改了。
每個人寫字都有自己的習慣,所以改變習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循序漸進,知行合一,這個是得反復反復練習的。
多練、多思考、修改、再練、再思考、修改。
不要以為知道怎么改了,寫出來就是一個好字,差的遠呢。
3、找到寫字的節(jié)奏
因為臨的是張遷碑,隸書。
里面有很多方頭,不管是橫還是豎。
這樣寫起來的時候,尤其是收筆的時候會有一些補筆,追求一種刀刻的感覺。
現(xiàn)在也練習了有三個月了,老師提到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是,要敢于下筆,找到寫字的節(jié)奏,所以補筆就會破壞這種節(jié)奏,所以不用特別在意那個字的形,需要注意它的氣。
一頓一挫,寫下去。

4、筆畫的變化
張遷碑的字筆畫的變化特別多,拿【君】字來說的話,就是有很多類型的君,所以體味這種筆畫的變化很重要。
字之所以好看,是因為有變化,起轉(zhuǎn)承合,里面貫了作者的氣。
可以是鏗鏘有力,也可以是溫柔小意;可以是重若千鈞,也可以是是翩若蛟龍。
千萬不能一樣粗的橫、一樣粗的豎,這樣實在是太呆了。
所以張遷碑有一個好處是【圓方結(jié)合】,是一種和諧的變化的美。
5、寫字練氣
最近重溫《富蘭克林自傳》,發(fā)現(xiàn)他跟曾國藩真的好像,兩個人身上都有一種驚人的自律。
曾國藩每天都要寫一百個字練氣,如他所說: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持之以恒,挺過疲勞關,實現(xiàn)功到自然成。
堅持練字,不僅是練字,而是在形成一種自律的習慣。
人性不免貪嗔癡,不管是持哪一種戒,其實都是一種精進。
晚上寫完字,出一身汗,一天疲憊煩勞的氣也順了,豈不快哉。
最近奧運比賽,跟著大家一起為運動員們加油,里面有一些對于比賽規(guī)則的質(zhì)疑。但是我想運動和寫字是一樣的,是一點一點練出來了,當一個人達到一種水平,其實是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所以,哪怕是因為故意壓分而失掉的金牌也不要憤懣,因為一個人長期的水平是騙不了人的,如果只是這樣僅有一次的金牌反而是一種皇帝的新衣罷了。平時的世界排名都很拉胯,只有這樣一次東道主的比賽得了冠軍難道不是諷刺嗎?
所以,不要幻想僥幸的得到,打好基本功,把基本面做的足夠好,才能長期維持一種前進的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