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為什么要推倒自己親自給魏征書寫的墓碑?
本鬼在前文《“刨墳掘墓”?唐太宗李世民對去世的魏征究竟做了什么?》中提到:唐太宗推倒自己給魏征親自書寫的墓碑是有特殊原因的,既不是完全出于本意更不是對魏征進諫的“打擊報復(fù)”。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為什么要推倒自己親自給魏征書寫的墓碑呢?

根據(jù)史書記載,唐太宗推倒魏征墓碑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后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新唐書·魏征傳》。

從史書記載來看,唐太宗推倒魏征墓碑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魏征大力推薦的杜正倫、侯君集一個犯罪被罷官,一個謀反被殺,有官員便以此彈劾魏征結(jié)黨營私;第二是魏征曾將自己的諫言私自向史官褚遂良展示。但這兩個原因都是表面上的。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幾個月后,太子李承乾因謀反事泄而被廢。隨后晉王李治在長孫無忌的全力支持下?lián)魯×宋和趵钐蔀樾绿?。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晉王黨在獲勝后拒絕與之前的政敵和解,對原太子黨和魏王黨展開打擊報復(fù)。

魏征生前是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太師,是太子李承乾最大的保護傘,自然成為長孫無忌的打擊對象。而長孫無忌從兩個方面入手打擊魏征:第一是指責(zé)魏征應(yīng)該為李承乾謀反負(fù)責(zé),杜正倫和侯君集都是因為李承乾謀反被處罰的;第二是尋找魏征生前的違法行為。

根據(jù)唐朝律法,大臣給皇帝的奏章和諫言屬于“禁中語”,在未經(jīng)允許的情況下不得向包括親人在內(nèi)的無關(guān)人員泄露。而魏征是知道“禁中語”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的,他當(dāng)年向唐太宗申請退休的理由就是自己的眼疾導(dǎo)致書寫困難,家人卻因為“禁中語”而無法提供幫助。

正因如此,魏征私自保留諫言的行為是違反律法的,而且還是知法犯法。而褚遂良在貞觀十五年(641年)之前就知道魏征私藏諫言的違法行為,卻一直等到貞觀十七年(643年)才向唐太宗告發(fā),可見此事是長孫無忌的晉王黨在太子之爭后對魏征展開的政治打擊。

因為只有長孫無忌能輔佐李治安穩(wěn)繼位,所以唐太宗不得不向長孫無忌作出妥協(xié),以至于對魏征“仆碑毀婚”,這不是唐太宗的本意。親征高句麗之后,唐太宗立刻以反思己過的名義將魏征的墓碑重新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