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反反復復總不好?分享一個中成藥,驅邪扶正,改善氣虛體質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平時非常容易生病,一吹風就容易感冒、發(fā)燒、頭暈頭痛,并且每次生病持續(xù)的時間都很長,總也好不徹底,那這種情況啊,在中醫(yī)看來,就有可能是氣虛所導致的。

中醫(yī)上有句話叫做“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人體內的正氣充足,外來邪氣就不能輕易入侵,自然也就不容易生病。相對應的,如果正氣不足,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外邪很容易就能入侵到身體里去,那這時我們不僅要祛除外邪,還要把正氣給補回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個中成藥呢,叫做參蘇丸,是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參蘇飲衍化而來,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這個方子。
首先是人參和紫蘇葉,這兩味藥各取一字,便是參蘇丸名字的由來,因此這兩味藥也是方中主力軍。人參大補元氣,為扶正之藥,紫蘇葉辛溫解表,為驅邪之藥,它們分別率領著各自的部隊沖鋒陷陣,對抗外邪的入侵。

我們先來看驅邪的陣營,紫蘇葉打頭陣,葛根緊隨其后,這兩味藥都有發(fā)汗解表之效,可以通過發(fā)汗的方式將體內的風寒之邪驅逐出去,同時藥性又比較溫和,不會損傷正氣,非常適合氣虛的人。
然后又用了前胡、桔梗、木香和枳殼,這四味藥都有理氣順氣的作用,前胡和桔梗質輕上浮,主升,枳殼苦降下行,而木香更是有順氣第一藥的美譽,可以通調氣機,這四味藥合力讓氣機升降恢復正常的同時,還兼具止咳之效。
接著是半夏、陳皮、茯苓和甘草,有細心的朋友就會發(fā)現(xiàn)了,這四味藥其實就是二陳湯的組方了,二陳湯的主要功效就是化痰,氣虛之人本就容易生痰,再加上寒邪入侵肺臟,也會導致津液代謝失常,從而產生痰濕,而二陳湯便能將這些痰濕之邪通通化去。

將邪氣驅逐干凈之后呢,便是扶正了,這里用到了人參、生姜和大棗,用藥雖少,但卻精妙,單人參一味藥便能大補元氣,而生姜和大棗的加入則是為了調和脾胃,我們說脾胃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只有后天之本強壯了,我們的正氣才會充足。
這便是參蘇丸,一個既能驅邪,又能扶正的中成藥,如果你的感冒反反復復,總不見好,就可以參考它來調理。
以上便是賈醫(yī)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了,你學會了嗎?關注我,健康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