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父親,應該做好的三件事!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美國華盛頓曾經(jīng)召開過一個如何做新型父親的研討會,研討會上,組織者非常詳細地講述了新型父親的概念,他說,“新型的父親,應該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每天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完飯,并且要幫妻子做一些家務;第二件事,是每天抱抱孩子,主動找一些話題和孩子說話;第三件事,是每周要挪出一部分時間用來陪孩子做游戲,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時刻給予孩子鼓勵和稱贊?!?/p>
?
在這樣一個國際研討會上,對新型父親所提出的要求竟是這些家長里短,想必大家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很多時候,我們在談起家庭教育的時候,總會高談闊論,不自覺地就會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但其實,家庭教育是一種非常細膩的活動,需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即使生活壓力再大,工作再忙,爸爸們也不該當甩手掌柜,將教育孩子這件事全交給媽媽,因為,教育孩子上的一些事情,確實是媽媽們無法替代的。
?
那么,在生活中,需要爸爸做好哪些事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
一、拿出時間陪孩子
?
一個稱職的父親應該拿出時間來陪孩子,畢竟陪伴是一個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父母的責任。所以爸爸們不要總是拿工作忙為借口來搪塞孩子,爸爸的每一次缺席,孩子都會牢記于心。
?
陪一個孩子長大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爸爸在孩子身上所傾注的,終有一天,會回報在自己身上。多拿出點時間出來給孩子,陪他們玩幼稚的小游戲,聽他們說不太有趣的小故事,帶著他們游山玩水,快樂成長,這些和孩子相處的片段,將來都會成為爸爸和孩子之間最為珍貴的回憶。
?
二、做溫柔型的父親
?
在絕大多數(shù)家庭中,父親都是一個權威的形象,不過,這并不是說父親這個角色就一定要嚴厲苛刻。事實上,溫柔型的父親,更能獲得孩子的好感。那溫柔型的父親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愿意聽孩子說話”。
?
溫柔的父親,不會過多的苛責孩子,他們常常能夠捕捉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愿意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發(fā)展。而且,溫柔型的父親通常不會用成人的觀點去影響和改變孩子,在他們看來,孩子完成社會化的過程需要他們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理解,而不是家長們的灌輸和控制。
?
三、做學習型的爸爸
?
有句話說,“父母亦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年紀尚幼,不具備自我判斷能力,所以在生活中他們更傾向于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一點,我相信父母們都深有體會,不過,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會將孩子的這種模仿行為,看成是調(diào)皮。其實,在我們的生命中,80%的行動并不是由理性控制,而是由人們意識深層中的潛意識所掌控。當孩子還是一個小嬰兒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對周邊人的行為做記錄。我們常說的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平日里的樣子,就是源自于上面的理論。
?
在生活中,如果爸爸們能夠以身作則,做一個學習型的爸爸,那么投射在孩子身上的,就是一個上進的模樣。對此,爸爸們在平時要要自律些,多帶著孩子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和技能,鍛煉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孩子才能更加積極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