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芽之旅》日本民俗學考據與分析

? ? ? ?SF和日本民俗是新海誠架構作品世界觀兩大題材。尤其是《你的名字》以來的這三部,民俗學取代了科幻在新海誠世界觀中的地位。而在這部《鈴芽之旅》中,民俗學濃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了解一些日本民俗學知識能幫助更好地理解這部影片的設定。

? ? ? ?首先是女主人公巖戶鈴芽的名字。女主的姓“巖戶”,對應的是日本神話中的天巖戶?!度毡緯o》中記載素盞嗚尊去到高天原后,四處惹是生非,令他的姊姊天照大神憤怒之極,決定把自己關進天巖戶里,令整個世界日月無光。高天原的眾神于是在天巖戶外載歌載舞,又獻上八咫鏡及八尺瓊勾玉,天宇受賣命則露出胸部和陰部跳舞。天照大神對外面發(fā)生的事感到很好奇,便將天巖戶開了一條縫偷看,天手力男神便借機將天照大神從洞里拖出來,世界遂重新恢復光明。而鈴芽的名“鈴芽”也是取自傳說中的天宇受賣命。天宇受賣命也因這個傳說而成為“藝能之神”。

? ? ? ?電影中鈴芽和草太為封印“往門”而在日本列島旅行?!巴T”(うしろど)直譯是“后戶”(東方眾的各位一定不陌生),大陸翻譯應該是參考“承載過往之門”的意思。這個詞的原是古典能樂的概念,指的是通向神與精靈世界的門。“人們認為,日本的古典藝術表現靈感源于“后戶之神”賜予人的超常力量?!焙髴糁褡匀欢涣钊讼氲侥Χ嗔_,并且有學說認為摩多羅就是飛鳥時期的名臣——秦河勝。秦河勝在圣德太子前表演“六十六番游宴”,號為“申樂”,即猿樂,能樂的始祖。秦河勝也因此被奉為“藝能之神”。影片中“往門”是連接“現世”與“常世”的通道。傳說中在大海東方的土地,人人壽命長久,因此稱為“常世之國”,也寫作“常夜之國”。寫作“常夜之國”的時候也會帶有“冥界”的意思?!豆攀掠洝?、《日本書紀》記載垂仁天皇派田道間守到常世國尋求“非時香菓”(四季芳香的果實),找到的樹木就是橘樹。影片中鈴芽旅行的第一處就是柑橘農莊。而“常世神”即“常世蟲”就是生長于“常世之國”的果樹“橘樹”上。有觀點認為常世神的原型就是柑橘鳳蝶的幼蟲。飛鳥時代關東地區(qū)曾經興盛過常世神崇拜,“祭常世神者,貧人到富,老人還少”。而秦河勝就是帶頭消滅這種異教的人。
? ? ? ?鈴芽從柑橘農莊出發(fā)在躲雨的時候新海誠給了柑橘鳳蝶一個鏡頭,在本片中蝴蝶的意象也被新海誠多次使用,這是新海誠之前的影片中沒有的。每次地震時總會有蝴蝶起飛,最后鈴芽與小鈴芽見面時鈴芽身邊一直跟著兩個蝴蝶。
? ? ? ?梳理一下就是鈴芽=藝能之神=秦河勝=后戶之神,鈴芽關上通往常世的門也對應著秦河勝消滅常世神異教。
? ? ? ?再來談談影片中的兩只貓,大臣和左大臣。筆者在看完影片后對大臣的長相寓意很感興趣,查了一圈之后在新海誠本中發(fā)現只是因為貓貓嘴的毛很像畫像上的大臣的胡須。大臣的身份是“要石”?!耙弊钤缡俏洚Y槌大神“建御雷神”為鎮(zhèn)壓大鯰魚打入地中的坐下磐石。大鯰魚在江戶時代民間傳說中就是在地下引發(fā)地震的元兇,對應片中的“蚓厄”?!耙辨?zhèn)壓大地的信仰觀念可能是從建御雷神在讓國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國津神“建御名方神”衍生而來。

? ?? ? 日本神話中的神分為天津神和國津神,從高天原來的就是天津神,國津神可以粗略理解成日本原本的土著神。建御名方神就是土著神的領袖,在讓國戰(zhàn)爭中失敗之后建御名方神逃到信濃國(今長野縣),與當地的諏訪信仰和龍蛇信仰結合(君名中糸守湖的原型就是諏訪湖),形象向蛇演變。新海誠本中也提到了蚓厄的形象設計時考慮到了土著信仰,我們有理由相信蚯蚓的形象設計參考了建御名方神的形象。最終選擇蚯蚓可能是因為蚯蚓首尾都可以變成頭,即有兩個頭,比較符合新海誠雙人雙要石的故事。

? ? ? ?最后講講左大臣的形象設定?!渡竦馈分小白蟠蟪肌笔恰白蟠笊瘛钡牧硪环N寫法,面對對面更年老的神,并且是那個神的像。左大臣全身黑色,然后右眼有白眼圈(大臣是左眼有黑眼圈),設定上應該就是大臣的鏡像。左大臣第二次出場(停車場吵架),阿姨性格大變時鏡頭給的是倒車鏡中兩人爭吵的鏡像。這個鏡頭可以理解為此時左大臣引導出了阿姨心中黑暗面的鏡像。
???? ?考據與文藝評論類似,是一種對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對作品寓意的再賦予。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對《鈴芽之旅》有更深的理解,感受影片背后的文化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