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都不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甚至和我們以為的恰恰相反,行為背后的動機(jī)到底是什么?
很多事情,對外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所謂的真相,也不是完全的真相,隱藏在水底下的真相大多數(shù)人都沒辦法看清楚的,大多數(shù)人看問題只會看表面, 基本都只看一個人表面上做了,或是說什么了,有什么樣的行為舉止。但是,并不能深入分析對行為背后的動機(jī),不會仔細(xì)揣摩出行為背后隱藏的真相,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容易自我代入,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去分析別人的行為動機(jī)或是用慣有的經(jīng)驗來分析。你怎么能要求人人都像如來佛祖那么厲害呢?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凡人,怎么可能都能夠一眼就看穿真相,就明白這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聲音。
一個人說的和想要的不一樣的,是常有的事,比如說,明明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葡萄,卻要說自己喜歡的是草莓。明明真正愛的人是小七,卻要去追求小六,卻要和小六結(jié)婚,明明希望對方可以在自己身邊,卻要叫對方快滾,再也不想見到你了。
不同的人,就算有同樣的行為,背后的動機(jī)也可能完全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完全相反的行為,動機(jī)也可能是一樣的。不同的處境下,一樣的行為,目的也是不一樣的。一樣的的行為,背后的故事也會不同。比如說,有些人性格特別外向活潑,特別開放,幾乎對誰都能熱情,能大膽地?fù)ППВ寄苷f我愛你之類的話,但是,這不代表他真的也喜歡你,真的那么有愛你,可能只是做戲而已。一個性格高冷內(nèi)向的人,就算是真的很喜歡一個人,也可能表現(xiàn)的很冷淡,讓人誤以為不喜歡對方,即使是真的很喜歡對方,也可能因為太害羞了,不好意思表達(dá)出來,不好意思接近對方,讓別人誤以為是討厭對方的,甚至是嫌棄對方的。所以說,同樣的一種行為,背后的動機(jī)或故事可能有千萬種。不能看到什么就說是什么。
但是,也不能只看性格怎么樣,想法就怎么樣,就算是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想法也會不一樣的,面臨的處境也不一樣,所以即使很愛一個人,也可能因為某些現(xiàn)實因素,一些不能言說的苦衷,而忍痛放棄,故意不理別人,故意說一些傷害對方的狠話,希望對方能夠死心,讓人誤以為是真的不喜歡對方,真的太想離開對方了。這樣被人誤解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離開一定是因為不愛了,不一定吧,也許就是因為太愛了才要離開,害怕耽誤了對方的幸福,所以,不惜讓對方恨自己也要徹底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