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行,別賴添加劑【鑒定離譜食品視頻3】

茶農出來現(xiàn)身說法,我家是種茶的,大概種了有10畝,
1:產量問題,不同的品種和地域和氣候開始出芽時間不同,產量也不一樣,天氣和品種影響是最大的,天氣比較冷或者天干你干啥都是白搭,然后需要在出芽前就撒肥料,開始出芽以后會打催芽素,加快出芽,剛開始那一周茶葉價格幾乎是每小時都在變,也是最貴的,熟練工一天大概能摘2-3斤左右,有的狠人早上5點干到半夜1點能摘6-10斤,這時的鮮葉價格在60到100+都可能(視天氣而定),這批茶茶廠出廠價能到七八百一斤,后面就是一葉一芽價格在20上下,嫩葉長到大概4CM之后一般就是摘炒青茶,這時候就是用手一撮一撮的拔,再長一點就是刀割,最后就是割茶機收,這個階段產量逐步增加后期一人一天能割100多斤,價格也逐步降低到1塊以內。
2,農藥:從年初開始摘茶到六七月結束,我們家庭茶農一般會在剛開始打催芽素,茶葉地里有雜草的話會按照不同的雜草針對性打藥,(除草劑只會對著茶樹葉面以下的地上噴,還沒土豪到到處噴,而且有些除草劑噴到葉面上是會死茶樹的),中期開始,開春前在地里撒的肥料消耗得差不多了會補肥或者噴葉面肥這些,如果有病蟲害的話就會去本地政府設立的農藥站買對應的殺蟲劑,藥劑師也會規(guī)定使用的濃度劑量,我們都有一個農業(yè)交流群,里面會有專家根據(jù)實際情況推介使用一些病蟲害防護農藥,農藥噴灑之后的兩三天以內我們是不會摘茶的,這個請消費者們放心。
3,茶葉分級,茶廠只會根據(jù)我們采摘的不同品種來進行生產(獨芽,一葉一芽,炒青茶),你讓他去把各種部位單獨區(qū)分?那他別炒茶了,每天成千上萬斤他全分開得分到明年,還有就是年初的獨芽跟中后期的獨芽是兩種東西,年初的獨芽炒制出來是很飽滿的,形態(tài)優(yōu)美,色澤鮮美,香味濃郁,后面的基本都是干干巴巴麻麻賴賴的。
4,機器炒茶和添加劑:我只能說,如果你不是炒茶大師,那機器炒出來的口感色澤速度都能全方位360度無死角吊打你,最主要的還是速度快,品質可控。我炒過一次,看了看成品之后就再也不炒了,純吃力不討好。你要炒茶大師去炒,那你還是別喝了,就那產量價格還不得上天。我們村鎮(zhèn)上的茶廠都是開放的,我們賣茶葉和買家提貨都是能隨便進出的,工序全程可見,從殺青,揉搓到烘干我能保證我沒見到過任何添加。只要工序工藝沒問題炒出來的茶葉就是鮮綠香濃的,后期存儲需要密閉冷藏,低溫和密閉干燥的情況下你放一年都是這樣的。
5,茶葉價格:我們這邊茶廠很多都在網(wǎng)上有店鋪,價格比經銷商提貨會貴一些,但是比零售商價格便宜了不是一星半點,年初的獨芽在零售商那里可能買到幾百一兩,但是在茶廠那邊就只需要100左右,我們茶農自己喝的茶基本都是自己摘茶送去讓茶廠代加工,我們出代工費,你們在零售商那里買的幾百一斤的茶我們就只需要幾塊一斤(鮮葉)的加工費,所以要是哪家茶廠敢隨便玩添加劑那我們本地人早就把茶廠給他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