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銳程CC到銳程PLUS,我看到了國產車的又一次崛起
或許是由于逸動PLUS的光芒太盛,以至于掩蓋了銳程CC的鋒芒。但銳程PLUS來了以后,一切似乎就變得不一樣了。
與許多人一樣,我一直認為銳程CC是被埋沒了的寶藏車型。一方面,其10萬塊的價格水平足夠接地氣,另一方面,動力與配置等方面也并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性價比的存在。
之所以銳程CC沒有引起市場足夠的關注度,很大程度上可能還是在于同門的逸動PLUS的表現(xiàn)太過亮眼。然而,如今的銳程也被賦予了PLUS之名,將以全新的姿態(tài)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相比過去的銳程CC,銳程PLUS的改變尤為明顯。首先是外觀,用上了長安家族最新的無邊界格柵設計語言。不得不說,源于長安UNI系列的這套設計思路下放到其他車型以后,對整個產品矩陣的提振是相當顯著的。
而如今的銳程PLUS也從中獲益良多,首當其沖的便是質感方面的抬升。車頭無邊界的格柵與大燈組深度融合,年輕運動之余又不乏高級。尾燈的貫穿式屬于當下流行的操作,在順應潮流的同時,其間點陣式的設計又透漏出細節(jié)滿滿。
近幾年國產車設計的提升大家有目共睹,并且已經到了從“好看”到“有質感”的質的轉變,而銳程PLUS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例證。

除了外觀以外,車內的變化依舊不小。雙聯(lián)屏、電子擋把,再加上各處皮質包裹的覆蓋,簡潔中依然不乏質感。當然,目前十分普及的手機無線充電面板也沒有落下。與過去的銳程CC相比,銳程PLUS的觀感可謂是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配置方面,這原本就是國產車的強項,更是銳程CC的強項。有一說一,銳程CC的配置已然足夠豐富,但銳程PLUS依然進行了進一步補充。例如包含底盤透視在內的540°全景影像、L2級別的輔助駕駛等等,這些裝備加入讓國產車引以為傲的配置厚道再度有了一個“PLUS”的加成。
不過在動力以及空間方面,銳程PLUS與銳程CC保持了一致,但,這并不意味著銳程PLUS有所“懈怠”。

拿動力來說,長安家的藍鯨動力在國產品牌中已然樹立起了一個標桿,銳程PLUS繼續(xù)沿用的這款1.5T發(fā)動機最大馬力有著188匹,其他同排量發(fā)動機能壓榨出如此馬力的,屈指可數。
而銳程PLUS 2770mm的軸距在同級別中也是尤為亮眼的存在。以我們常說的A+級標桿速騰為例,它的軸距只有2731mm。
刨除以上這些,最為關鍵的還是價格。過去的銳程CC指導價只有9.79-11.29萬元,僅比逸動PLUS高了一點點。參照這樣的傳統(tǒng),即便銳程PLUS有了不小的提升,但大概率依舊會延續(xù)這份性價比路線。

不俗的提升,再加上依然接地氣的價格,這樣一來,銳程PLUS的競爭力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與之前的銳程CC不同的是,銳程PLUS有望讓更多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這份出彩。
大俠車說:
隨著銳程PLUS的到來,在逸動PLUS之外,長安將多了一位猛將。要知道,逸動PLUS已經坐穩(wěn)了自主品牌轎車銷冠的寶座。而與銳程PLUS聯(lián)手之后,又將會對合資車造成新一輪猛烈沖擊。不得不說,留給合資車的空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