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探地穴看見鱷魚與青龍打架,他找到的那篇讖語,為何只能解讀出一半?

在真實的隋唐史書中,秦瓊沒有當過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程咬金也沒當過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騎忽雷駁、提大鐵槍的秦瓊其實只唐軍第一單挑高手,“隋唐十八條好漢”在史書中存在的幾位,沒有一個是秦瓊的對手。
秦瓊在隋軍和瓦崗軍乃至唐軍中最好的兄弟戰(zhàn)友是羅士信,此人在《舊唐書》和《新唐書》忠義傳中均有記載,不掄大斧而挺馬槊的程咬金,也是秦瓊好好兄弟好戰(zhàn)友之一,其人的武功還在裴行儼(小說中隋唐第三條好漢、銀錘太保裴元慶的歷史原型)之上。
隋大業(yè)十四年(亦可稱為隋恭帝楊侑義寧二年、隋恭帝楊侗皇泰元年,您沒看錯,隋朝末年有兩個恭皇帝,一個是李淵扶持的代王楊侑,另一個是王世充扶持的越王楊侗,他們“禪位”都謚號為“恭”)、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領(lǐng)導的瓦崗軍與打著隋軍旗號的王世充在偃師城北大戰(zhàn),裴行儼為支援單雄信(當時單雄信可能已經(jīng)投降而李密不知道)而被射落馬下暈厥,程咬金挺起馬槊殺入重圍,跳下馬去抱起裴行儼有重新上馬突圍,還撅斷洞穿自己身體的長槊,刺死了兩個追趕的敵將。

隋末大亂,比漢末三國還亂,當年稱王稱帝的,不僅僅是李淵、宇文化及、王世充,十八家反王、三十六路煙塵都是說少了,我們粗略翻一下兩唐書,就會發(fā)現(xiàn)稱王稱帝的實在是太多了:竇建德、薛舉、李軌、劉武周、高開道、劉黑闥、徐圓朗、蕭銑、杜伏威、輔公祏、王雄誕、沈法興、李子通、朱粲、林士弘、張善安、 羅藝、梁師都、劉季真、李子和,你方唱罷我登場,小將也能稱大王。
這里順便說一下,羅藝并不是秦瓊的姑父,他也沒有一個兒子叫羅成,后來自稱漢東王、年號天造的劉黑闥,原本是瓦崗軍一名裨將,地位比瓦崗內(nèi)馬軍四驃騎秦瓊、程咬金、羅士信、裴行儼和外馬軍統(tǒng)領(lǐng)單雄信都低,但就是這樣一個中下級裨將,最后不但聚攏了竇建德的殘部與唐軍對抗,還擊敗了淮安王李神通、幽州總管羅藝(賜姓李,封燕郡王)聯(lián)軍,原瓦崗大將、唐左武候?qū)④娎钍绖蓿ㄔ焓绖蓿顒奘琴n姓后避李世民名諱之后改的名字)也不是他的對手,在玄武門之變中跟李建成一伙,差點端了李世民秦王府的薛萬均薛萬徹均兄弟也被劉黑闥生擒后“割發(fā)代首”放掉,定州總管李玄通、絳州總管剡國公羅士信,更是直接死在了劉黑闥的手里。
瓦崗裨將尚且能建號稱王,像程咬金那樣家喻戶曉的人物,要是沒當過皇帝,可能會有人感到心意難平,于是小說家在《說唐全傳》中讓他頭戴沖天冠,身穿杏黃袍,腰系碧玉帶,腳蹬無憂履,讓人看著想起了一句笑話:穿上龍袍,也不像天子。
按照演義小說的描述,賈家樓或賈柳樓四十六友聚義后組建瓦崗軍,他們的老大是魏征魏玄成,二哥是秦瓊秦叔寶,三哥是徐勣徐茂公,五哥是單通單雄信,要推選皇帝,怎么也輪不到老四程咬金。
程咬金當混世魔王大德天子,估計也是徐茂公耍的花招:地穴出現(xiàn),大家抓鬮決定誰下去,那些小紙條是徐茂公寫的,大家都抓完了才讓程咬金抓,結(jié)果大家手里的紙條上都有兩個字,只有程咬金的紙條上是一個字。
程咬金不識字,但卻不糊涂,他當場就提出了質(zhì)疑:“我又不識字,你們捉弄我,說是我拈得‘去’字?!?/strong>
程咬金大智若愚,無奈徐茂公老謀深算,他不用在字面上動手腳也能把老程推下坑去,類似的招數(shù)在三國時期就有人用過:張飛跟趙云爭奪打桂陽的任務,諸葛亮擺了他一道——不管張飛怎么抓,他抓到的白綢子上都沒有字。
其實徐茂公的打算大家都可以理解,如果換做是諸葛亮,也肯定讓程咬金下去,要是換做秦瓊和單雄信,可能就不那么好忽悠了。

在古典小說中,英雄探地穴幾乎是每本書里都有,在褚人獲的《隋唐演義》中,秦瓊的朋友狄去邪探地穴的時間更早。
隋煬帝還活著的時候,奉命開鑿大運河的麻叔謀也遇到了兩件奇怪的事,第一件是發(fā)現(xiàn)了一個沉睡的仙人,還看見了類似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名石碣的東西,上面刻的也是蝌蚪文,一個在山中修真煉性一百多歲的老人翻譯了出來:“我是大金仙,死來一千年。數(shù)滿一千年,背下有流泉。得逢麻叔謀,葬我在高原。發(fā)長至泥丸,更候一千年,方登兜率天?!?/strong>
麻叔謀將那位“仙人”遷移后,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地穴:“底下熒熒煌煌,一派燈火,里邊照得雪亮,隱隱約約有鐘鼓之聲,望去就像枯海一般,其深無底?!?/strong>
秦瓊的朋友,身長八尺腰大十圍,雙眸灼灼生光滿臉堂堂正氣的好男子狄去邪奉命下去,看到了仙人宮殿前的石柱上用鐵索拴著一個怪獸,那獸生得尖頭賊眼,腳短體肥,仿佛有一個牛大,也不是虎,又不是豹。
狄去邪看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原來那是一頭大老鼠——熟讀隋唐正史野史的讀者當然知道,那頭大老鼠就是隋煬帝楊廣的真身。

按照傳統(tǒng)說法,不管是昏君還是明君,都是“真龍?zhí)熳印?,耗子做龍庭,那不合?guī)矩,于是在《說唐全傳》中隋煬帝就變成了豬婆龍,也就是現(xiàn)在人們常說的鱷魚,確切一點說,是揚子鱷。
話說程咬金被徐茂公忽悠進地穴之后,先看到前面咱們說的那套皇帝行頭,穿戴好之后,就看見桌邊有一個拜匣,開來一看,卻是一塊玄圭(黑色玉器,上尖下方,上古君王用以賞賜大功之臣)、一張字紙。
程咬金不識字,也不知道玄圭是干啥用的,就把拜匣揣在懷里走到一座橋上,然后就看見了鱷魚與青龍打架:“一條青龍發(fā)起威來,飛在半空。又見河內(nèi)右邊一聲響,那水也涌起來,飛出一件東西,卻是豬首龍尾有翅的,也飛向空中,與那青龍相斗起來。原來,這豬婆龍乃煬帝的本相,這青龍乃唐王李世民的原身?!?/strong>
程咬金不但不知道鱷魚,就連豬婆龍也沒聽說過,眼見有尾巴有翅膀的豬頭龍(現(xiàn)在看來,既像鱷魚,又像西方的噴火龍)與青龍打得河水暴漲,他也沒心情去管誰輸誰贏,喊聲不好掉頭就跑。

穿著皇帝新裝的程咬金回到地面,徐茂公先念字條上的讖語:“滅者滅,興者興,一唐過去一唐生。四野八方多少帝,治世安邦有二秦。”
讖語下面還有字:“程咬金舉義集兵,為三年混世魔王,攪亂天下。”
讖語先別解釋,徐茂公先要把程咬金當皇帝的事情解決了:“恐眾將不服,今將旗桿上帥字旗放下來,我們大家一個個拜過去,若哪一個拜得旗起的,就推他為主。”
拜旗的結(jié)果大家不用猜也知道:瓦崗群雄挨個磕頭,旗子一動不動,程咬金剛拜得一拜,“呼一聲響,那面旗升將起來。”
即使沒有電動旗桿,徐茂公要想讓大旗在適當時機升起來,也不是難事,于是程咬金按照徐茂公的要求改年號立國號:“在此不過混帳而已,就稱長久元年,混世魔王便了?!?/strong>
程咬金就這樣當上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接下來該有請讀者諸君來參詳那篇讖語的含義了,按照徐茂公的說法,當時是只能看破不說破的:“此乃天機,不可泄漏,后來自然明白,如今卻先要保這冒失鬼了?!?/strong>

徐茂公從那篇讖語中看出了什么,他沒有細說,但他肯定知道程咬金這個混世魔王只是個“臨時工”,最后當皇帝的只能是秦王李世民,輔佐秦王世民的,就是秦瓊秦叔寶:這二人都有濟世安民之志、之能,而且據(jù)說秦瓊還是左天蓬下凡,比黑煞神尉遲敬德還要厲害許多。
“治世安邦有二秦”可以理解為秦王李世民與秦瓊秦叔寶,或者專指排行第二的秦王,這都說得通,一唐滅一唐生,可就有至少兩種解釋了:唐高祖李淵又稱“神堯皇帝”,上古三皇五帝有不同說法,執(zhí)行禪讓制的就是唐堯(祁姓,名放勛,原封于唐,故稱陶唐氏)和虞舜(姚姓或媯姓,號有虞氏,名重華),先有上古唐堯祁放勛,后有大唐神堯李叔德,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就跟武則天有關(guān)了——就像西漢中間隔了一個王莽一樣,唐朝中間也有一個武則天建立的大周。
一唐滅一唐生,治世安邦有二秦,讖語的后一半似乎可以解釋,但是“滅者滅,興者生”是啥意思,筆者可就真猜不出了,而且那后一半讖語,筆者的解釋可能也不對,所以最后只好請教讀者諸君了:在您看來,徐茂公讓程咬金當這個臨時皇帝用意何在?他用了哪些障眼法?那一整篇讖語,又應該如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