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xù)嵩山文脈 演繹詩意中國 嵩門待月中秋詩會打造鄭州特色
??? ? ?中國國際新聞傳媒網(向瑞成)河南電??? 借萬古勝景,頌明月之詩,傾力打造融精、雅、古、新于一體的鄭州特色文藝品牌。9月25日晚,第七屆中國詩歌節(jié)——“文脈嵩山·詩意中國”嵩門待月中秋詩會,在中國十大賞月地之一的嵩山大法王寺“嵩門待月”觀景點華麗演繹,為第七屆中國詩歌節(jié)獻上了一份厚禮,也為全球華人提前獻上了中秋祝福。

? ? ? ?本場詩會由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河南廣播電視臺信息廣播、鄭州廣播電視臺、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嵩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共同協辦,由鄭州市作家協會、鄭州商鼎文化藝術中心、登封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登封市教育局、登封市文聯、登封市融媒體中心、登封市文旅集團、嵩山大法王寺共同承辦。


? ? ? ?“文脈嵩山·詩意中國”嵩門待月中秋詩會由觀山、品詩、待月三大篇章構成,王正平、陶真、連續(xù)、肖月、王琳霞、周聯盟、秦莉、宋揚、何峰、亮語、劉曉峰、李春曉、王慧瑩等業(yè)內名家大咖輪番登場,從五歲孩童,到八旬老一輩藝術家,演員陣容近千人,舞蹈、武術、歌舞、拜月儀式、情景演繹等多種藝術形式自然融入詩歌朗誦,既有歷代歌詠嵩山的詩詞,也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中秋名篇、激情澎湃的《滿江紅》等愛國詩歌,還有當代著名詩人為嵩山、中原創(chuàng)作的詩歌。目前特別出圈的《唐宮夜宴》由鄭州歌舞劇院選送,與朗誦名家同在嵩門月色下傳續(xù)民族復興的精神紐帶和文明密碼。

? ? ? ?本次詩會情景演繹尤為精彩。由陶真領誦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體現的是詩意中國的星火相傳,和八方詩人共待明月的雅致。紅色代表吉祥如意,燈籠代表幸福團圓,手捧紅色燈籠的孩子們從四面八方聚集舞臺中央的同時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 ? ?古詩詞聯誦《藏在古詩里的嵩山》,從《詩經》產生的年代到清代大量吟詠嵩山的上萬首詩詞中,精選尹吉甫(先秦)、王維(唐)、范仲淹(宋)、元好問(金)、鄭大原(元)、傅梅(明)、康有為(清)7位詩人的詩作,穿越時空“隧道”探索藏在古詩里的嵩山美景。

? ? ? ?登封是舉世聞名的功夫之都,少林功夫是中華武術之魂,由少林小龍武校推送的《墨竹尚武》,由著名朗誦藝術家連續(xù)與塔溝武校學生共同演繹的《滿江紅》,體現了登封武術教育文武兼修的特色,也彰顯了青少年的愛國之情及對中華武術的精準傳承,掀起了詩會高潮。

? ? ? ?詩會還成為展示河南詩人創(chuàng)作成果的舞臺,作家張鮮明創(chuàng)作的《在登封讀天讀地》、吳元成創(chuàng)作的《嵩門望月》、程韜光創(chuàng)作的《大河之城》、萍子創(chuàng)作的《中原頌》、西嶼創(chuàng)作的《我的祖國》、穆女創(chuàng)作的《天地之中》等,把登封、鄭州、中原、祖國聯結在一起,洋溢著濃厚的家國情懷。


? ? ? ?嵩門待月中秋詩會策劃人景蘋麗及總導演張景靈介紹,此次中秋詩會圍繞中秋、嵩山、民俗、賞月、盛事、團圓等元素,力在彰顯詩歌與國同慶,與民同樂的時代要求,挖掘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人文精神與民意表達,積極拓展文學作品的美學意境和藝術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