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臺江心理醫(yī)院:熱門話題:“為什么抑郁癥不被家人理解”
最近由黃景瑜主演的電視劇《他從火光中走來》中,有一個片段迅速在網(wǎng)上傳播,并讓網(wǎng)友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
劇中的女孩(孫夢)寫下遺書要跳樓,父母說孩子沒有抑郁一類的問題,并且平時很開朗??墒窃谙绬T的救助過程中,孫夢情緒低落,并且消極悲觀,在被消防員救助下來后,她的父母卻是怒氣沖沖的給了她一巴掌,并且無盡的指責與謾罵,并說:“小孩不懂事開玩笑,瞎說自己有抑郁癥”,可就在之后,女孩(孫夢)還是自殺了。
這段劇情引起了很多網(wǎng)友的共鳴,在彈幕區(qū)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其實,在我們接觸了很多抑郁癥患者后,我們發(fā)現(xiàn)往往很多的抑郁癥患者,她們更需要的是身邊人的理解,這份理解或許來自家人,又或許是來自朋友,而這些理解也往往能夠給她們帶來對抗抑郁癥的力量。
01
“為什么抑郁癥不被家人理解”
在知乎上,我看到有人這樣回答“為什么抑郁癥不被家人理解”這個問題。
因為在父母他們的認知里,只有軀體的病痛,沒有心理上的疾病。他們不認為抑郁癥是病,他們覺得抑郁癥就只是不開心/叛逆罷了。
因為青少年兒童抑郁的根源大多都是原生家庭,承認子女有抑郁癥就等于承認自己的教育有問題,承認自己錯了。中國有幾個家長愿意承認自己養(yǎng)育出問題了的?一口一個“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自己有多不容易。
因為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問題。自己小時候就是在極端環(huán)境下長大的,因為自己經(jīng)歷過,所以沒覺得自己給子女帶來的生活有什么不對,把抑郁解釋成成長道路上必經(jīng)的坎,一口一個“我都經(jīng)歷過”“你長大就懂了”來安慰小孩。
02
被忽視的內(nèi)心
長久以來,中國社會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相對滯后。許多人將抑郁癥視為一種“恥辱”,認為談?wù)撨@個問題等同于丟臉。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家長往往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問題,誤以為這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
其次,家長們可能對抑郁癥的癥狀和表現(xiàn)不夠了解。他們可能覺得,只要孩子在學校成績好、有出息,就不會有什么問題,這種思維方式讓家長忽視了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使得抑郁癥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
最后,社會壓力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家長可能過于注重子女的物質(zhì)成功,而忽視了他們內(nèi)心的需求。這種現(xiàn)象加劇了子女的心理負擔,讓抑郁癥的惡性循環(huán)難以打破。
然而,這個世界并非沒有希望。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有了改變的動力。家長需要更新觀念,關(guān)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學會傾聽、理解和支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幫助那些正在抑郁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