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文學考研知識點(朱敦儒與金代詞壇)

⑧“詞仙”朱敦儒
朱敦儒,字希真,洛陽人。靖康、建炎年間,朝廷數(shù)次召喚都未答應。紹興三年被推薦補右迪功郎之職,五年賜以進士出身擔任秘書省正字。后歷任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而后致仕,住在嘉禾,到秦檜下臺,依舊不出,直到紹興二十九年去世。《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朱敦儒傳》稱:“敦儒素工詩及樂府,婉麗清暢”。有詞三卷,名《樵歌》。朱的詞風分三段:即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詞風激越慷慨:閑居后詞風婉明清暢。后人比之李白,譽為詞仙。代表作有《鷓鴣天·西都作》,《水調(diào)歌頭●淮陰作》等。
⑨岳飛
其代表作品《滿江紅》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xù)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tǒng)一的殷切愿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diào)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zhì),表現(xiàn)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考點十一、金詞
①“國朝第一作手”吳激
吳激,字彥高。自號東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北宋宰相吳栻之子,書畫家米芾之婿,善詩文書畫,所作詞風格清婉,多家園故國之思,與蔡松年齊名,時稱“吳蔡體”,并被元好問推為“國朝第一作手”。吳激詞多作于留金以后。篇數(shù)雖不多,皆精微盡善,雖多用前人句,其剪裁點綴,若皆天成。吳激為金初詞壇盟主。他的《訴衷情》、《滿庭芳》“誰挽銀河”等造語清婉,哀而不傷,在當時曾膾炙人口。清人陳廷焯亦謂:“金代詞人,自以吳彥高為冠,能于感慨中饒伊郁,不獨組織之工也。同時尚吳蔡體,然伯堅非彥高匹?!?/p>
②元好問
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 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問留下詞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詞人。元好問詞的內(nèi)容不及其詩內(nèi)容廣大,但在金詞壇卻是題材最豐富的一家,藝術(shù)上以蘇軾、辛棄疾為典范,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元好問多作懷古詞,形式以長調(diào)為主,奇慨遙深,如《木蘭花慢》“渺漲江東下”。田園詞則往往表現(xiàn)出恬淡、閑適的情趣。描繪山河壯麗、抒發(fā)愛國豪情,是遺山詞一個重要內(nèi)容,如遺山代表作《水調(diào)歌頭·賦三門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