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如何調(diào)理?你是否睡眠不安,煩躁易怒想發(fā)火,卻腰膝酸軟
上熱下寒如何調(diào)理?你是否睡眠不安,煩躁易怒想發(fā)火,卻腰膝酸軟,手腳冰涼一片寒像呢?上熱下寒是當今人們常見的體質(zhì)。 因何上熱,當代人用腦多,思慮重,整天不是呆在電腦前,就是捧著一個手機在玩?;蛘咄砩铣酝觑埦鸵徊坑忠徊孔分娨晞】础Q劬ο牡哪芰空既砩窠?jīng)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一。 大腦就像一個高度運行的CPU,簡單生活常識,電腦用一會兒,你摸摸它主機是不是熱的燙的? 大腦思慮過多,像個抽水泵一樣,脊髓就是水管,將骶骨的精水不停往上抽調(diào)抽干。以致年紀輕輕的便腰膝酸軟無力。 現(xiàn)在人們大多是衣食無憂,便出現(xiàn)一個什么狀況呢?吃得多,動得少,腸子都是淤堵的,有些人應(yīng)酬吃喝,一吃就吃到嗓子眼兒。 飽則傷脾,脾虛不能運化。所以中焦是臃滯不通的。 “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這個精是父母給我們的先天之精,藏在我們的尾閭,骶骨這里,熬夜縱欲傷的就是我們的先天之腎精。 人體是一個整體,上焦火旺,中焦郁滯不通,下焦腎水不能得上焦心陽溫暖,這樣女人亦宮寒不孕痛經(jīng)或長腫瘤,男子則不育陽道不興。 余師說,針對上熱下寒的病人,用黃連與桑葉清上焦火,將火打壓下去,那是一時的。最好的是將上熱引到下面去。用枇杷葉、竹茹、牛膝將熱引到下面去暖下身之寒。況且人體自身便是一座藥物寶庫?;鹋c水都是能量,要看我們怎樣來用。我們自己在家里怎樣使寒熱對流呢?“要致富,先修路”,學(xué)武功要打通任督二脈。我們調(diào)理身體也要先讓氣機條暢。先通我們中焦的氣機,好吃不多吃,保持中焦脾胃一個“虛靈”的狀態(tài),才能打開氣機通道。 如何引火下行呢?減少大腦的思慮,加強下半身的活動量,將神引下來。 比如手掌搓腳心,左手搓右腳,右手搓左腳。 宋代大文學(xué)家蘇東坡便有一首養(yǎng)生詩:“東坡擦腳心,并非隨觀音。只為明雙目,世事看分明?!?腳心的涌泉穴,便是足少陰腎經(jīng)的首穴。常搓腳心有降虛火,填補腎精,聰耳明目的效果。 此外,我們跳繩,踢毽子,都可以引火下行?!兜赖陆?jīng)》云:“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便是教導(dǎo)我們復(fù)歸于嬰孩純真自然的狀態(tài)。 余師說,小時候的跳繩,斗雞,踢毽子都是很好游戲。 人長大了都會有個好逸惡勞的惡習(xí),所以我們大人要像孩子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們奔跑喜跳,學(xué)習(xí)他們天真純萌的樣子。許多佛子都是跪著念佛經(jīng),且不說其精神之赤誠,但這個跪姿,便是一個很好的引火下行的方式。 我們古代人便是跽坐,跽是長跪,跽坐是兩膝著地,臀部坐在小腿肚上。我們現(xiàn)在的坐姿重量都放在腰上,所以腰部容易重濁氣血不通。跽坐便將氣血引到膝蓋以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