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成見是山,搬山便是!《一人之下》漫畫 640話解析
寫在開頭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婺江墨客。這一話的李慕玄算是實實在在體驗了一把“出身的代價”,孤身走江湖的他不論是行俠仗義,還是以酒會友,“全性鬼手王弟子”這樣的出身,對這個初入江湖的年輕人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而這影響可不是李慕玄當初那句“那是他們易染”所能輕易化解的。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世人都說出淤泥而不染,但又有幾人能真的去扛起這份不染所付出的代價?!
更多的人,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

ok,在開始分析李慕玄這段“走江湖”經(jīng)歷之前,按照慣例先來拆解一下本話中出現(xiàn)的細節(jié)。
迎鶴樓原型考據(jù)

未來的小棧掌門如今的小棧門人劉渭,為了結交江湖各派異人同時也是建立自己的情報據(jù)點,所建立的這座“迎鶴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四層建筑,其屋頂結構為典型的十字歇山頂,每層各有十二重飛檐。按照漫畫中青竹苑門人候凌的說法,這座酒樓是劉渭為了“結交朋友才開的”,所以應該并非是劉渭直接買了某座真實古建筑改成酒樓,而是新建了一座酒樓。
但這座酒樓的建筑風格卻透露出一些不尋常。

歇山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古代中國建筑屋頂樣式之一,在規(guī)格上僅次于廡殿頂?,F(xiàn)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臺山的唐代南禪寺大殿。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qū),日本稱為入母屋造或破風,所以墨客在查詢建筑原型時,網(wǎng)上最多的卻是日式建筑,不得不說甚是可悲。

而十字歇山頂是常規(guī)歇山頂?shù)囊环N變式,常見于戲臺樓閣,而國內現(xiàn)存最多的十字歇山頂古建筑(現(xiàn)代新造的不算)大多在山西境內的介休,孝義,汾陽,平遙等地(特別感謝知友@蟹公丸和@子乂的資料提供),比如清代的有運城萬榮東岳廟飛云樓、明代的有臨汾霍州鼓樓和運城萬榮后土廟秋風樓,元代的有運城稷山南陽法王廟樂樓和臨汾堯都東羊后土廟戲臺,以及北宋時期的介休祆神樓(墨客個人感覺最接近的是祆神樓)。

有趣之處在于,不論以上那一處實物所在,均在山西境內,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在1940年的綿山之戰(zhàn)中,唐門十勇士這場原本極為隱秘的行動,為什么能夠在短短幾天之后,江湖小棧的當家人劉渭就能如此精準的找上唐炳文門長。

不論是對之前綿山之戰(zhàn)情況的了如指掌,更對后續(xù)與比壑忍約戰(zhàn)透天窟窿山細節(jié)的一清二楚,甚至為了能夠幫上忙還特地找到了日本石川家獲取情報,為后續(xù)的透天之戰(zhàn)獲勝奠定了基礎。墨客相信,唐門作為隱秘刺殺的專家不至于連保密工作都不到位,而江湖小棧劉渭的知情也絕非空穴來風。
情報工作,永遠要做在前面,閑棋冷子,往往能建奇功。
你們唐門在我情報據(jù)點附近搞這么大動作,真當我們小棧的人眼瞎耳聾么?!

江湖小棧的這種酒樓式情報據(jù)點,其實是有相當多的歷史原型。管仲時期的女閭,白圭時期的洞香春,民國時期的馬迭爾賓館等等,在燈紅酒綠之下無數(shù)的消息情報在這里匯總,而無數(shù)的情報交易也在觥籌交錯間談妥。
1940年,唐門接受刺殺忍頭的生意便是在類似的地方。唐門長和趙老板會談的地點,其原型便是北京的安徽會館。安徽會館的前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私家宅邸孫公園,原為著名史學家孫承澤的故居。最初僅為李鴻章為首的淮系仕宦“聯(lián)洽鄉(xiāng)誼”之用,晚清以來這里一度成為維新志士的活動中心,見證了近代中國政治風云復雜跌宕的變遷歷程。

“未來三十六賊”的首次會面
既然是魚龍混雜傳遞情報的迎鶴樓,那么必然有著各類門派的人士出沒。我們跟著李慕玄,反而將見證到“未來三十六”的其中幾人碰面的時刻。甚至按照劇情走向,如今還是“代掌門”的無根生有很大概率在大鬧三一門之前,恐怕就要先闖一闖這迎鶴樓了,而他和另外幾位未來的兄弟很大概率會不期而遇。

流云劍林子風
首先登場的便是李慕玄在江湖游蕩過程中結識的流云劍林子風。此刻的林子風還略顯稚嫩,跟著師兄張棟行走江湖,因為一起見義勇為雙方結識。但此刻的他顯然對什么是全性還一無所知,面對師兄態(tài)度的變化還一臉懵逼,而這次的經(jīng)歷恐怕會給林子風留下一個“全性中人也會行俠仗義”的印象。這個印象不會很深刻,但就像一粒種子,終有一日會在遇到無根生時,迸發(fā)出逆反的情緒。

火德宗豐平和一氣流(后全性)高艮
當李慕玄在迎鶴樓報出師承來歷之后,全性名宿鬼手王的徒弟著實把在場的年輕小輩嚇了一跳,其中便有火德宗的豐平和一氣流的高艮。此刻的高艮尚且雙眼完整,并不如綿山之戰(zhàn)時一眼已瞎,而且能夠堂而皇之的和火德宗的豐平坐在一桌喝酒談天,說明此刻的高艮尚未加入全性,更還沒有背叛師門。墨客猜想他這個瞎了的眼鏡極有可能是在脫離一氣流和同門動手時被弄瞎的。
而火德宗的豐平辨識度實在是太高了,標志性的羊角辮和紅色外套都和他在陸家壽宴時期如出一轍,只是顏值上略有下滑,相比44年結義時的性感大叔和壽宴時的帥氣少年,此刻的豐平實在是有點不敢恭維,大概這老兄已經(jīng)喝多了,一眼大一眼小,酒意朦朧,醉眼惺忪。


黃門三才:說話的是誰?!

迎鶴樓中傳出的敬酒聲,“幸會!幸會!黃門的高徒么?。 边@里的黃門應該便是指后來合并進求真會的異人流派“黃門三才”。這個求真會用趙董的話說就是“其中有的前輩師友干脆就是這三十六人中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自然門的卞通和郝文才,燕武堂的劉得水都是三十六賊中人。

這四個流派在甲申之亂中,也曾經(jīng)攜手一起押著卞通闖入二十四節(jié)谷,最終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堂堂自然門的門長僥幸逃出山谷也慘死在一根骨頭手中。
而這之后,四個流派則合并成為求真會,在天師被封龍虎山后,成為了趙董力薦的“新十佬候選人”。

漫畫中出現(xiàn)的這句“黃門的高徒”,說明在此刻的迎鶴樓中有黃門三才的門人,而打招呼的人,極有可能會是和黃門三才這個流派非常熟悉的另外三家流派。畢竟這四家之中,自然門出了卞通和郝文才,燕武堂出了劉得水,一氣流出了高艮,三十六賊中人唯獨沒有他黃門三才的弟子,而黃門三才卻能在甲申之亂后和這三家流派合并,這只能說明黃門三才和另外三家有著共同的淵源(甲申中人),甚至墨客猜想這位和黃門三才高徒打招呼的人極有可能便是卞通、郝文才、劉得水中的某一位。

不染的代價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對“偏見”做過這樣的定義:“人們依據(jù)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來,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敵對或負面的態(tài)度?!庇痴盏骄唧w的生活中,明面上的偏見并沒那么生動和有章可循,大多數(shù)時候,不過是更為主觀,更隨心所欲的第一反應而已。就像很多女性找工作時,會被HR問“你結婚了嗎?生二胎了嗎?”等等一系列問題,本質上就是一種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而這種刻板印象會給“被偏見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作用,而全性中人的身邊人就是這種“受害者”的集合體。

《偏見的本質》中說:偏見是一種“大腦偷懶”的常態(tài)。哪怕在社會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依然存在各種偏見,如對性別,對地域,對學歷,對外貌等等。錯誤的泛化和敵意,都是人類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大多數(shù)情況下,偏見是僅僅根據(jù)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而對其成員形成的一種態(tài)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確的否定或懷有敵意的態(tài)度。
在異人的江湖里,有一個無惡不作的全性,那么整個全性中人自然都不會是好人,而全性的家屬師門自然也要背負起全性的罪責。三十三個名門正派的弟子跑去和全性的掌門結義,哪怕你從沒有傷過一個名門正派人士,哪怕你是濟世救人的醫(yī)生,哪怕你是一派的門面擔當,哪怕你貴為天師候選,一旦沾上全性二字,那就成了非死不可的理由。
最可怕的并不是偏見,而是偏見產(chǎn)生的仇恨以及發(fā)生的無法挽回后果。

如今,高傲的李慕玄就想去挑戰(zhàn)這種偏見。
面對立場相悖的其他流派,他從不避諱師承全性鬼手王的身份,甚至還闖入正派聚會的迎鶴樓去自報家門,在看到眾人驚詫警惕的眼神,他更是得意無比,面帶譏笑,眼神輕蔑,你們瞧不起我?guī)煶腥裕疫€瞧不上你們這幫子“畏全性如虎”的俗人呢。
一個名字而已,有啥可大驚小怪的?!

但李慕玄的努力終究只能是徒勞。
要人主動放下自己的成見幾乎是不可能的,成見就是一個已經(jīng)寫好并且運行的程序,絕不會主動停下來,除非外力的介入,很難讓人改變。世人都說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就是好同志,可為什么在評價人時,卻非要強調這個“淤泥”呢?
因為這個出身的標簽就如同烙印,你永世都剝不下來。
李慕玄不屑于近墨者黑的刻板印象,總覺得自己足夠不凡,能夠“不染”,殊不知不論正邪都早已把他視作全性中人,苑陶他爹說李慕玄是半只腳就已經(jīng)踏入全性,正道流派的人一聽說“師承全性”,甚至連同桌共飲都沒有資格。
好家伙,都快趕上不共戴天了。

就像夏禾與老天師的那段經(jīng)典對話“太多的時候,你我的模樣是別人決定的,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人不好做,都說是身不由己,己不由心,身又豈能由己。”世人的眼光塑造了一個人的模樣,這里面充滿了各種偏見,有的善意也有惡意,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

要想無懼世俗的眼光,如果只一味追求內心的強大,像李慕玄這樣,用鄙視,用輕蔑,用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狂傲,其實是很難行得通的,人總是有午夜夢回心累脆弱的時候,過往積累的負面情緒太多總會爆發(fā)。
而從修行人的角度出發(fā),正確的解法其實應該是盡可能減少人際關系的束縛,人際越簡單,就越能超凡脫俗。正如釋迦牟尼逃離王宮,陶淵明辭別官場,莊子曳尾于涂,難道他們內心不強大嗎?但他們明白,只有遠離關系,才能真正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稖貒恼抉R公文集》司馬光


考據(jù)不易,跪求點贊!評論!關注!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