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止中醫(yī)楊康醫(yī)師|治療甲狀腺癌術后肺轉移瘤一例
R先生,42歲,在我同事處治療一診,于2022年8月29日轉至我處開始治療。
預診表自訴:人容易疲憊、氣短,偶爾肋骨痛,甲狀腺癌四次手術,2013年做了第一次甲狀腺半切手術,術后病理為甲狀腺腺瘤沒有吃藥,2015年復發(fā)手術后為甲狀腺濾泡癌,2018年底查出肺部有多發(fā)結節(jié),最大0.8,隨后手術、碘131治療均沒有效果,2021年5月在深圳又做了甲狀腺手術,手術較大切了大部分喉嚨,導致現在聲音一直嘶啞,且肺部結節(jié)已有1.7,術后到現在沒有做任何治療,肺部結節(jié)直徑已超過2.0cm。
詳細問診見:晚上口干,打呼嚕,少量黃痰,容易咳出來,大便一天一次,大便成型,容易喘,自汗,大汗出,頭汗出,尿色淡,不怕風,不怕冷。
01首診:對病、對體質AB方對治
A方著重針對大汗出亡陽。方溫經散里寒,配伍生半夏化痰結、消腫瘤。
▲ 中醫(yī)大腦
中醫(y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tǒng)
B方著重溫陽,在強壯體質基礎上調整一身氣機運行。
▲ 中醫(yī)大腦
中醫(y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tǒng)
02病情持續(xù)好轉
因為病人體質、病情復雜,一、二、三診均是采用AB方治療,病人病情持續(xù)好轉。
四診開始改用單方治療,過程較長,在此不做過多贅述。以下為第四診處方,湯藥配合制劑問止通天再造丸、問止肺癌1號。
▲ 中醫(yī)大腦
中醫(y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tǒng)
03守上方一直治療肺部轉移瘤縮小
到第七診時,病人恢復正常上班,基本不咳嗽,六大標準基本還都可以,晚上睡眠不會醒,并表示最近長胖了些,期間有一些抽煙、喝酒的小行為。
八診反饋:復查肺部結節(jié)縮小,考慮轉移瘤。
▲ 2022年10月
▲ 2023年4月
04
小結
肺部結節(jié)縮小了,說明我們治療方案是有效的,我相信,假以時日,定能把它消掉。但是該患者服藥期間“偷偷抽煙、吃甜食”,這是治療肺部腫瘤時最忌諱的行為!
治病從來不是醫(yī)生單方面的工作,需要各位患者的密切配合,療效才能更快、更有保障。
治病為什么要忌口?人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身體出現了某種偏差。而這種偏差和飲食不無關系,所謂“病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中醫(yī)治病,就是以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你身體的偏性,食物也具有偏性,所以說“藥食同源”,都是一樣的道理。
不忌口,會影響藥物的發(fā)揮,破壞藥物的作用。不忌口,這種偏性得不到糾正。所以說“病人不忌嘴,醫(yī)生跑斷腿”。跑斷了醫(yī)生的腿倒是其次的,不忌口,藥白吃了,錢白花了,病情反復、加重了。
對于某些嚴重的疾病而言,不忌口還會引起不可逆轉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對于好多寒熱虛實夾雜的疑難病癥而言,醫(yī)生的治療方案會有或補或泄的先后次序。自己吃辛辣或者溫熱滋補的食物了,醫(yī)生沒法直接用補或者單純用補,還得兼顧瀉火;自己吃寒涼了,醫(yī)生沒法直接補血滋陰,直接補血滋陰會引起腹瀉,還得調理你的腸胃。本來一個月能夠治好的病,不忌口可能就需要三個月。不忌口,還會導致醫(yī)生誤判。哪些是藥物的效果,哪些是辛辣刺激或者寒涼食物的反應,分不清了,對醫(yī)生的處方和補、泄、寒、熱藥的比例,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干擾。醫(yī)生的處方要隨著你的不忌口引起的各種混亂不斷調整,受累雖然是醫(yī)生的,最終影響治病卻是自己的。
藥物治病的作用比食物大,食物壞事的作用比藥物大,天天要吃飯,食物的作用大于藥物的作用,忌口比吃藥更要緊。因此,要治好病,一定要飲食清淡,吃藥不忌口,吃再好再多的藥也是白搭。
? ? ? 全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