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和MTI每日一譯Day590

CATTI和MTI每日一譯Day590
原文
'A man shares his days with hunger, thirst, and cold, with the good times and the bad, and the first part of being a man is to understand that.'
- Louis L'Amour
昨日翻譯譯文參考:
原文
'Adapt yourself to the things among which your lot has been cast and love sincerely the fellow creatures with whom destiny has ordained that you shall live.'
- Marcus Aurelius
吳杰參考譯文:
命中注定要經(jīng)歷的事,要盡所能努力適應;上天安排要一起過的人,要打心底相親相愛。
——馬可·奧利略
作者簡介
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又譯馬可·奧勒留,或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他是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最后一個皇帝,161年至180年在位。
奧里略于121年4月26日生于羅馬,在一個很有政治勢力以及富有的家庭中長大。小的時候就被當時的羅馬皇帝哈德良注意到,因而得到特殊的教育。六歲即進入騎士會(Equestrian Order),七歲入學于羅馬的薩利圣學院(Salii),并在這里的到各種文化中精英的教育。
公元161年,安敦尼逝世,傳位于其養(yǎng)子馬可·奧里略和維魯斯。由二位元首共同執(zhí)政,這在羅馬史上還是第一次。新元首上任之初,首先碰到的便是帕提亞人的入侵。公元161年,帕提亞國王伏洛居斯三世侵入敘利亞,維魯斯率兵反擊。起初,羅馬非常順利,他們不但將帕提亞人清除出敘利亞和亞美尼亞,而且還深入美索不達米亞,占領(lǐng)了帕提亞的兩個都城——塞列夫克亞和特西豐。但是好景不長,羅馬還是在公元166年退出了美索不達米亞。
公元167年,維魯斯班師羅馬,受到了羅馬人民的熱烈歡迎。然而維魯斯在給羅馬帶來勝利喜訊的時候,也給羅馬帶來了災難。一種可怕的傳染病隨著東方軍的到來而迅速向帝國各地蔓延。瘟疫不但吞噬了無數(shù)的人丁,影響了兵源的補充;而且也減少了國庫的稅收,使國家出現(xiàn)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而這一切又給日耳曼人的入侵提供了條件。
公元168年,外多瑙河的日耳曼部落蜂擁南下,侵寇羅馬帝國的邊陲之地,其中以馬可曼尼人、汪達爾人和夸德人最為兇猛。他們不但蹂躪了羅馬東北部行省的廣大地區(qū),而且還掃清了進入意大利的大門。兩位元首急忙從各處調(diào)集兵力,并親自領(lǐng)導了這次危險的馬可曼尼戰(zhàn)爭。公元169年,維魯斯因病死于兵營,奧里略繼續(xù)領(lǐng)導了這場戰(zhàn)爭。在多次擊敗蠻族以后,敵人同意繳械投降。為了保護北方的羅馬國境,并使其免遭新的侵襲,奧里略決定讓那些愿意為羅馬服役的部落定居在帝國北部邊境。從此以后,日耳曼人也就逐漸成了羅馬雇傭軍的主要來源,羅馬軍隊也就開始了它的蠻族化進程。
公元178年,馬科曼尼人和夸德人再次進攻帝國邊境。奧里略統(tǒng)軍征討。公元180年,奧里略因染瘟疫而死于潘諾尼亞的文都滂那(維也納)的軍營里。帝國形勢處于極度緊張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