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林場:突出特色 筍菌齊抓 做好林下經濟發(fā)展大文章
2021年4月19日下午,在廣西林業(yè)局二樓舉行自治區(qū)直屬國有林場林下經濟現場會上,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作為典型經驗發(fā)言,場長劉濤在發(fā)言中談到:“十三五”以來,廣西國有高峰林場發(fā)揮資源和區(qū)位優(yōu)勢,大力推進林下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目前全場林下經濟面積約1萬畝,形成了林菌、林筍、林藥、林禽、林蜂等模式,年產值2500萬元。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場長劉濤典型經驗發(fā)言
主要做法有:

廣西林業(yè)局局長黃顯陽出席簽約儀式

高峰林場場長劉濤與董事長周厚霖簽約

高峰林場場長劉濤與董事長周厚霖簽約
一、加強組織領導,選齊配強工作隊伍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高度重視林下經濟發(fā)展,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副場長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抽調6名精干力量成立林下辦(其中高級工程師2人,碩士研究生2人),是該場平均學歷最高、高級職稱占比最高的部門,負責編制專項規(guī)劃,推動林下經濟發(fā)展。

高峰林場場長劉濤給客商推介

高峰林場場長劉濤參觀林下產品展示館

高峰林場場長劉濤參觀林下產品展示館
二、堅持科學經營,推動“林筍”提質增效
高峰竹筍粗壯潔白、甘甜鮮嫩、爽脆可口,深受南寧市民喜愛,占據了南寧市大部分市場份額。2018年建立了竹筍高產示范基地,完成了其中2100畝低產竹筍林提質增效改造,平均畝產從1500斤提高到2000斤,畝產最高達3000余斤。全場5000畝竹筍產量從2017年的200多萬斤,利潤90多萬元,提升到2020年的800多萬斤,利潤達400多萬元。


三、挖掘資源潛力,探索“林菌”發(fā)展模式
該場現有靈芝示范基地300余畝,種植了紫靈芝、紅靈芝、黃靈芝、鹿角靈芝、花靈芝等珍稀品種。采用青岡木段木法種植的靈芝菌棒可連續(xù)采收6-8年,現累計收獲靈芝8000余斤,培育靈芝盆景500余盆。國藥集團對林場培育的靈芝進行了營養(yǎng)成分分析,結果顯示靈芝多糖等含量均接近于野生靈芝,為優(yōu)質健康綠色食品,雙方正在討論合作事宜。該場還試驗種植了紅托竹蓀、虎奶菇、猴頭菇和黑皮雞樅菌等珍稀食用菌,累計收獲鮮菌1萬余斤,林下食用菌口感脆甜、營養(yǎng)豐富,廣受消費者的好評。

四、找準典型引路,開展“林藥”種植試驗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在林下開展了多種中草藥試驗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在高峰森林公園種植砂仁、勾藤、天門冬、兩面針、草珊瑚、多穗柯甜茶等中草藥900多畝,帶動職工利用林場溝邊地發(fā)展雙勾藤及砂仁等中草藥種植100余畝。草珊瑚和甜茶成為高峰特色接待茶飲,客人均予以高度贊賞。

五、加強宣傳引導,培育林下產品品牌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成功注冊了“八桂秀美高峰”林下產品專用商標,并在高峰森林公園建設了林下經濟產品展示區(qū)和林下產品展示館,作為該場宣傳林下產品的窗口,產品日銷售額最高時達3萬多元。同時,該場多次組織林下產品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及木制品展,獲得嘉賓和客商的廣泛好評,進一步開拓了銷售市場。



六、突出自身特色,加快林菌林筍發(fā)展
廣西國有高峰林場將按照“一場一品”方案要求,重點圍繞靈芝和竹筍兩大特色林下經濟產品,創(chuàng)建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爭取“十四五”期末全場靈芝種植總面積2000畝以上,年產值超4000萬元,竹筍總面積7500畝,今年6月底前完成竹筍加工廠項目建設,實現年加工竹筍2000萬斤以上,年產值達1億元。引進龍頭企業(yè)合作開展產品深加工,開發(fā)靈芝、竹筍系列產品,打造高峰特色的靈芝宴、林菌宴、林筍宴,與生態(tài)旅游協(xié)同發(fā)展,形成獨特的靈芝文化、林筍文化。以高峰森林公園林下產品展示館為平臺,進一步加大產品宣傳,探索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努力將“八桂秀美高峰”培育為區(qū)內知名林下經濟品牌,累計實現產值3億元以上。(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