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中的戲曲記憶】邀您走進——豫劇電影《人歡馬叫》
【銀幕中的戲曲記憶】邀您走進——豫劇電影《人歡馬叫》
https://mp.weixin.qq.com/s/LDSKxmyYENjbLpNiPM6zEQ
梨園鄉(xiāng)韻??
新中國成立后,戲曲影片經歷著繁華滄桑,并造就了一代名流,描寫了新中國成立后的文藝向往,以及獨具天南地北的鄉(xiāng)音風情。特此,“梨園鄉(xiāng)韻”推出《銀幕中的戲曲記憶》系列,邀您追溯往事,再現流金,一同重溫永未消逝的歲月。
《銀幕中的戲曲記憶》
戲曲在中國百姓文藝中悠久而成熟
電影是依靠現代工業(yè)技術形成的大眾娛樂
20世紀初期電影剛剛從西方傳入中國
東西方的大眾文藝也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銀幕上的戲曲記憶由此誕生
或許,您曾被大銀幕上那動人的傳奇
膾炙人口的唱腔深深打動
某些戲曲電影至今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審美
占據著我們的藝術回憶
今天我們邀您重溫那些經典片段
去探尋,當年的震撼是否還在您心中縈繞
沒有半點衰減呢?
豫劇電影《人歡馬叫》
豫劇《人歡馬叫》,原名《兩個飼養(yǎng)員》,后來改名為《兩親家》,經過多次修改才采用了《人歡馬叫》這個劇名。1965 年夏天,當時的中南區(qū)舉行戲曲現代戲匯演。河南省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局決定:豫劇現代戲《人歡馬叫》到廣州參加匯演。由常香玉扮演吳大娘,王善樸扮演主角吳廣興。

豫劇的傳統演唱方法,也有男女聲對唱,但是,一貫是男、女聲同調同聲,而且是以女聲為主,男聲為輔,男聲跟著女聲走。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男聲為了跟上女聲的聲高,不得不聲嘶力竭地喊,擠著嗓子用假聲唱。演出事實也證明,如果還要男演員用假聲唱,不僅違背了現實生活,觀眾也不能接受。導演許欣把這些創(chuàng)作意圖一說,常香玉卻痛快地說:“好呀,王善樸扮演的是主角,是先進人物,我得服從先進人物的需要啊?!背O阌竦母镄戮瘢龊醮蠹业囊饬?。
但是,改變幾十年的習慣,決非輕而易舉,起音稍微不準,以后就搭不上調。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那一切就都泡湯了,常香玉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遍又一遍地練唱。特別是首演的下午,她又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練唱。當導演推門進去的時候,覺得眼前的這個人,不是常香玉,而是劇中人物吳大娘了。

《人歡馬叫》一舉成功,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等領導同志和廣大觀眾一起觀看了《人歡馬叫》的首場演出。在座談會上,陶鑄同志說:“《人歡馬叫》這出戲,達到了中南匯演的標準,可以作為優(yōu)秀劇目到北京匯報演出,還可以拍成電影?!钡诙?,許多報刊發(fā)表了評論文章,一致稱贊常香玉同志在唱、念、作方面都實現了和諧統一,使人物性格突出,同時表示要學習常香玉同志“演老旦、當配角”的改革精神。
1965年,由孫敬執(zhí)導,王善樸 、常香玉 、任宏恩、魏云、張富生等名家主演的戲曲影片《人歡馬叫》在全國放映,引起了巨大轟動,這部講述共產黨員幫助落后村民摒棄狹隘的自私自利思想,共同致富的勵志故事也引發(fā)了社會強烈的共鳴。同時這部電影也記錄下了多位名家黃金年華時的光彩身影。拍電影時他們才三四十歲,無論是常香玉還是王善樸,唱腔都達到了巔峰狀態(tài)。

上世紀50年代初,豫劇界開始了對生行聲腔的改革。因為那時有人說大男人用小嗓子唱戲,缺少男性的陽剛之美。分析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那時男性豫劇演員的發(fā)音部位、上音方法都不科學,多半是憑氣力“干嚎”。二是那時生旦演員同臺演出是同板同調,而且多以女聲為主,男聲為輔。女演員用小嗓子唱,男聲跟著女聲走。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男聲為了跟上女聲的聲高,也得跟著用假嗓提高調門,不得不聲嘶力竭地喊,擠著嗓子用假聲唱。三是那年頭演員們演出多,嗓子經常處于疲勞狀態(tài)而得不到休息。由于這些原因,男性老生和小生演員唱得好的少,缺乏戲曲唱腔的整體美感。

《人歡馬叫》中這一大段男女對唱──“寬她娘一句話刺疼了我”,這是全劇的核心唱段,是主人公吳廣興勸說老伴兒很動感情的唱段,同時也是豫劇音樂家王基笑、姜宏軒根據劇情、人物性格、具體情感的需要,聯手創(chuàng)新的得意之作,他們大膽的把降bE調變成降bB調,這一轉調,就變成了以男聲為主,女聲為輔,并且依附于男聲。把這段很動情的唱腔,處理的聲情并茂,成為豫劇現代戲的經典唱段。同時,在他“鳥歸林人入睡夜深人靜”等唱段中,也唱得如蛟龍得水,咋唱咋得勁!如今聽這些段子,仍覺得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