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OKR將藍圖落實到計劃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及關鍵成果法。是一套用來明確目標和跟蹤目標完成情況的目標管理工具和方法。
**目標(Objectives**)**是對驅動組織朝期望方向前進的定性追求的一種簡潔描述。主要回答的問題是**“**我想做什么**”。并符合以下原則:
- 最優(yōu)先目標一般維持在1-3個;
- 目標的達成應對組織產生明確的價值和意義;
- 具有挑戰(zhàn)性,鼓舞人心,讓人有一種“不舒服的興奮感”;
- 清楚的表達目的和意圖;
- 旁觀者應該能夠明確無誤判斷一個目標是否達成。
**關鍵結果(key result)是一種定量描述,用于衡量指定目標的達成情況。主要回答**“**我如何實現(xiàn)目標?如何衡量是否實現(xiàn)?**”并符合以下原則:
- 一個目標最關鍵的KR一般維持在2-5個;
- 清晰具體,一旦KR達成,能有力地推動目標的完成;
- 符合SMART原則,必須是以結果為導向,而非動作導向;
- 必須能自證其是否已經完成(量化,無法量化的盡量細化)。
以OKR布道者約翰·杜爾在英特爾任職工程師的第一個OKR為例:

**O與KR之間具備邏輯因果關系**
目標和關鍵結果,不是隨意的結合,而是具有嚴謹邏輯關系的構成,簡單來說,O與KR是邏輯因果關系,因為KR所以O,所有KR的達成,要能支撐O的達成,否則,這個OKR就不合格。
在約翰·杜爾的OKR中,“**`編寫程序、開發(fā)樣本、編制材料、客戶驗證`**”是完成“**`展示8080處理器的卓越性能`**”的關鍵措施,其中“5個、1個、3位”是關鍵措施的度量。目標與關鍵結果之間的關系,就像藍圖與計劃之間的關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