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和年糕
2022-02-19 23:59 作者:生活學(xué)習(xí)減肥記錄 | 我要投稿
在春節(jié)時,除了吃年糕,更多地方還有吃餃子的習(xí)俗。
餃子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特色食品,有水餃、蒸餃,煎餃等,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jié)必備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據(jù)說,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醫(yī)圣張仲景首創(chuàng)。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yī)病。有一年當(dāng)?shù)匚烈呤⑿?,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愛戴。
在餃子、年糕這些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是一種由肉皮、豆腐干、黃豆、青豆、水芥等做成的涼菜,色如琥珀,類似于肉凍兒。
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節(jié)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bǔ)這一缺陷。
至于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序也是不會少的。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原材料是粳米,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xì),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