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戰(zhàn)爭 人魔二界錄 四 【二界往事】
四【二界往事】
身為更高等的存在,神的外形與人無異,但要更加特殊。
除去可以長生不老與身體更強之外,神還擁有著神能。不同的神因自身的神能,成為了對應的神。就比如在神之時代中,神能與火有關的神,就是一方的火神。
此種族曾主宰世界,而由其主宰的那段時間,被后來的人們稱之為神之時代……
那時的人們信仰著神,并在其主宰下,生活著在這個世界上。
盡管是神大于王,但神,也不會處處都進行干預。就像是絕大部分的人類,不會閑得去管所在處的蟲子一樣,神多數(shù)如此。
基本就是人過人的,神過神的。只有在一些特殊的事情上,神才會來干預人類這邊。處罰于人,或降災于某一國家。
可不管歸不管,神的命令是要高于一切。
于那個時代中,神才是真的老大,國王則是次之。國王要是敢不聽從于神,就是犯了神之法律中的一條罪。
普通人懼怕神,是因為神強大。國王懼怕神,是因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眾神,是屬于統(tǒng)一勢力。
正常來講,以一個國家的實力,能夠殺死某位神??蓮s神的代價,是會遭到其他眾神的討伐,從而被滅國。
所以神在那個時候,對于國家而言,是敬而遠之的存在。而神想要干什么,基本上國王也不會逆著。
畢竟高高在上的神族,不受人類國家法律的約束??扇舴噶松裰?,那么神,就可以處罰人類。
這就是神之時代,是有神存在,并由神族所主宰著世界的時代。有人類敬畏于神,有人類信仰于神。
直到距今四千五年前,才發(fā)生了巨變……
當年魔神們,來到并要將此占領世界。至于決定這么干的魔神們,所要面對的強敵,就是神族。
二界之神交戰(zhàn),爆發(fā)了神之戰(zhàn)爭。
面對外來的魔神,人類自然選擇與神族共同對外。
單個實力有限,但勝在數(shù)量上有優(yōu)勢。人類的數(shù)量,遠超魔神與神加起來的數(shù)量??稍诿鎸Τ薮螅⑶矣刑厥饽芰Φ哪駮r,人類卻難與之對抗。二邊相差太多,無論是魔神的巨大與特殊的能力,都非人類所能應付。
人類的大軍,倒是可以硬著頭皮與魔神一戰(zhàn)。但戰(zhàn)后的結(jié)局,多數(shù)不是以人類大軍逃潰,就是被魔神們所全滅。
像人類大軍重創(chuàng)魔神,甚至殺了魔神的事情其實也有,但卻不多。畢竟那時巨大的魔神們,是集體行動的。
大量人類去攻擊一位魔神,和大量人類去攻擊多位魔神,那可不是一回事。
魔神正常的身高就在幾十米,極少數(shù)還存在千米以上,巍峨如山的魔神。
一些魔神的肉與皮膚之強,普通的武器難以造成傷害。而巨大魔神,有些僅一揮手,便可以令戰(zhàn)場中的尸體成片,血流滿地。普通士兵沖上去,就是送死。魔神沖到人類大軍中,就是亂殺。
更何況魔神們,都有特殊能力。比如有的魔神能釋放出毒氣,還有的擁有石化的魔能。
故此在神之戰(zhàn)爭中,有能力殺魔神者,首先就是神族,然后才是拿著神器者與其他。
大小與人無異的神,能與巨大的魔神單打獨斗。結(jié)果不是殺死魔神,就是被魔神所殺,這是互有可能的。
但從歷史結(jié)果來看,面對數(shù)量多與超巨大的魔神們,神族還是不敵。神之戰(zhàn)爭,最終是以魔神勝利為終……
面對大部分因領地而分散的神族,在一起數(shù)量更多的魔神們,就有著絕對的優(yōu)勢。還有魔神即便肉身死去,意識卻仍在,這也是麻煩的地方。
當神之時代結(jié)束,本來由神族所主宰的此世界,替換成了由魔神一族來主宰。
魔神們戰(zhàn)勝了神族,并瓜分了此世界。而人類要受魔神的統(tǒng)治,或要么被魔神殺光。
盡管同族,但魔神們卻并非是一樣的巨大生物,而是什么樣的都有。
比如說有的魔神,長得就像一顆巨大的心臟。它能漂浮在空中,也能潛伏在海中,有著幾百米之高。
再比如其他魔神,有的可能是蟲形、獸形、鳥形再或者是什么形。魔神的外在以及能力,有相近,但沒有完全一樣的。
這些看起來不同,與能力不同的巨大異世界生物,皆為魔神。曾經(jīng)無論在天空、陸地、海中,世界各地皆有這種,從幾十到千米以上,超巨大生物的存在……
魔神們在主宰世界的百年里,各自統(tǒng)治領地內(nèi)的人類。一般情況下,不會去入侵到其他魔神的領地。只有一些情況下,有的魔神才會出于特定目的,入侵其他魔神的領地。
就比如說有的魔神,想要爭搶其他魔神的領地,或者其領地中的人類。也有的是極少部分魔神,無意統(tǒng)治某處,就想闖入其他魔神的地盤,去屠殺其領地內(nèi)的人類。一些魔神,以此為樂。當然也存在就喜歡戰(zhàn)斗,故而不停挑戰(zhàn)或者殺死其他魔神的魔神。
相比于神之時代中,有著神之法律的神族,原魔界中的魔神們,顯得十分野蠻無序。
一魔神想要另一位魔神的領地,或者想要其領地內(nèi)的人類,那就去搶。魔神之間可沒有什么法律不準,能打得過就行。
在拿下這個世界,并且各自分到領地后,魔神之間的關系就變了。當強大的外族沒有了,那么同族就是敵人。
因之魔神進入其他魔神的領地,基本就沒什么好事。魔神相遇,有些直接開干,但更多的,會在警告無效后開戰(zhàn)。如此之下,也存在有些魔神會被嚇退。還沒開戰(zhàn),就被嚇退。
這不是來犯的魔神被嚇退,就是在自己領地內(nèi)的魔神,因為感覺到不敵來犯者,從而被嚇逃。
當然即便打起來,也多會以一方負傷敗逃而結(jié)束。或是一方打后自認不敵,干脆就認慫不打。
二方魔神打起來,少會有打到一方斷氣的情況。多數(shù)情況下,是有一方逃或慫到不想打了,另一方的勝利者,便不會去追或者再動手了。
反之去追著逃者打,或者說對方慫了也要接著攻擊,這兩種情況也都有,只是相對沒那么多就是了。魔神們在內(nèi)戰(zhàn)方面,大多數(shù)都是分出高下強弱便可。
你跟我打但是意識到自己不敵,開始慫得不敢打了,那我就兇兇你強勢一下,你該逃趕緊逃。
反正是我在上風,你處于下風,我是勝者,你是敗者。
可是你因不敵不想打了,而在我兇你一下的時,你卻突然向我咆哮或者攻擊,那氣上頭的我就接著打。甚至在這種情況下,你逃跑,我可能還要追著打你,直到出氣。
這就是魔神之間的戰(zhàn)斗,多數(shù)不會下殺手。
但若二邊實力差距太大,強者方一擊就把弱者方打死了,那也講不了什么。
要怪只能怪得,其中弱者沒在戰(zhàn)前就認慫。一只雞,非要跟老虎打,那它不死誰死?
對于野蠻無序的魔神們來講,實力就是一切。認清自己與對手的實力差,可以說是十分重要。
正因為如此,這就是魔神們喜歡釋放出自己的氣息,以及魔神氣息就可以退敵的原因。
魔神能以魔神氣息來辨認身份,以及來認清二邊實力差。一邊魔神氣息太強的話,那它可能就是強者,另一邊的魔神氣息太弱的話,那它可能就是弱者。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像部分魔神氣息強大者的魔能,可能沒那么厲害。
說完魔神與魔神,再說魔神與人類。
對魔神一族而言,人類是相當特殊。
人類在魔神們的眼中,是需要信仰魔神的生物,也是可以用與服務與取樂的生物。
因為被尊敬、被愛戴、被信仰,這都是一些神與魔神,需要與享受的。這種感受就很好。就別說是神與魔神,其實人也是如此。一些上位者,就需要一些下位者。
比如說一些前輩,就想要一些后輩尊敬自己?;蛘咭恍╅L輩,也需要小輩孝順自己。至于一些老板,則是需要手下對自己的言聽計從,與唯自己至尊。
上下的關系,是一種享受。當然在這種關系之下,另一點,也是一種有人可用。比如長輩讓小輩的去接點水,老板讓自己的手下辦點事。這就是有人可用。
而魔神們也是如此,魔神讓領地內(nèi)的人如何,那難道那些人可以不干嗎?
對于一些神與魔神來說,高智商還可控的人類,非常的有價值。
但極少部分的魔神,也會以結(jié)束人類的命為樂。但那種情況,就像有極少數(shù)的人類,會以掐死蝌蚪為樂?;蛘哂械娜藭鲜痔祝プ交ㄉ系拿鄯?,然后將其泡死在水中為樂一樣。對一些變態(tài)的魔神來說,這就是一種樂趣……
極度無聊之下,有的魔神以殺生為樂。前面有人類的村子,巨大的我闖進去,一腳踩死一個。聽到尖叫聲,看著人類逃命的樣子,便心情甚佳。對一些魔神來說,這就是樂趣……
此前于魔界中,魔神與魔人之間,其實就是這么一種關系……
魔界中的魔神,曾經(jīng)是位于頂點的存在。魔神們主宰了魔界,是魔界中最高等的存在。而魔人們,都要信仰魔神。
根據(jù)魔神的不同,有的魔神會讓魔人逗自己開心,還有的則是會以殺魔人為樂。反正就是不把魔人當人看。
長期如此之下,魔人一族想反抗的心思,才會越來越強烈。
于魔人一族之中,后來產(chǎn)生了魔王。產(chǎn)生了最初的魔王。那是整個魔人一族的王,也是后來整個魔界中的王。而非整個魔界中,一方的王。
其中第一代魔王,是王稱為初始之王的魔王。至于其偉大之處就在于,是他游說與帶領魔人們,開始反抗殘暴不仁的魔神們。反抗在當時看起來,以魔人根本對付不了的魔神們。
魔人們不再信仰魔神,不再供其娛樂與殘曾。也就是說初代的魔王,是團結(jié)并帶領所有魔人,反抗魔神們的領導者。
在反抗的過程中,后來的魔人一族中,還出現(xiàn)了一位大英雄。正是此大英雄當時力挽狂瀾,保護了在反抗之下,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劣勢的魔人一族。
之后的他甚至把魔神一族殺得,集體逃亡到了異世界。而這位魔界的大英雄,就受到了魔人們的喜愛,與受到了初代魔王的賞識。
得到初代魔王的禪讓的他,成為了第二代魔王。
而他正是魔界中的第二代魔王,也是歷代魔王之中,公認最強的魔王。其王稱為滅神王。
凡在滅神王之后的魔王,不缺乏各個時代的魔界中,最為頂尖的強者。但任其再強,滅神王也是魔界中,公認的最強魔王。所以即便之后的魔王再怎么強,也只會是排在滅神王之下……
二個世界對應,人們把魔神原本的世界稱之為魔界,后來就把自己所在的世界稱之為人界。
四【二界往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