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概要
一,類:
龍星向北斗,升降別春秋。
應德之變。
九州之英秀。
龍、鳳、龜、麟,世之四靈。
二,概:
據楚帛與周鐘,龍形無角;
據馬王堆漢墓,則戴角;?
據羅貫中說,有角;
婦好玉龍無翼;
安陽漢磚有翼;
古跡刻龍盡長須髯。
三,要曰:
中華龍十二種,
一,青龍為星,
二,應龍有翼,
三,虺hui在水中,
四,虬矯小,
五,螭排水,
六,魚化龍,
七,蜃為大蛤蜊,
八,行龍是走態(tài),
九,蛟無角而身小,
十,角龍有角而身大,
十一,燭龍有面,
十二,蟠龍繞柱。
四,泛:
美須髯,
帶云雨,
聲音清遠,
長角露睛,
隆鼻獠牙,
曲頸披鱗,
堅爪有翼,
多力善動,
曲線玲瓏,
強志有情,
交合眾獸,
能飛行于云霓,
可潛伏于江湖,
陸行不利,
走獸鱗甲之靈,
合于人,
歸于天水,
壽命不詳。
這是我對成年龍的一點不成熟的描述。
五,贊:
吞吐繁衍,水中之火。
上接乾陽正氣,
行云而降雨,
下遁九地之江,
摶水而引魚,
黃龍真夭矯。
龍星升降,
春秋有別,
水德深險,
含蓄變化,
木德承匏,
人啟其存,
火德威靈,
幾上幾下,
土德大方,
恢弘有情,
金德蘊藏,
教化不爭。
天幾舂上,
地幾舂下,
敬吾祖龍,
與我后生。
拓展:
1.青龍,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似龍形,故名。龍角叫角,龍頸為亢,大椎名氐,膀脅呼房,心是心臟,龍尾名尾,箕是尾末。(網友74003)
2.《云笈七籖》舉四神之丹稱:青龍者,東方甲乙木水銀也,澄之不情,攪之不濁,近不可取,遠不可舍,潛藏變化無盡,故言龍也。
3.《說苑》“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長安謠》“東海大魚化為龍”。
4.蜃,大蛤蜊也?!吨芏Y·掌蜃》
5.清代親王補服,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后正龍,兩肩行龍。
6.燭龍,清人俞正燮說,燭龍即太陽,其《癸巳存稿·燭龍》“燭龍即日之名”。
參考材料:
《易》
《山海經》
《述異記》
《黃老經》
《三國演義》
馬王堆文物照片
半坡文化魚化龍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