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銠二聚體回收


一、什么是氯銠二聚物?
氯化銨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三氧化氮(NO),在高溫高壓下與氨氣發(fā)生縮合反應而得到一分子氧化的四氫呋喃。由于生成的氣體中含有大量水分及少量氧氣,因此需要經過冷凝處理后分離出固體產物——硫酸鉀KClO3。此過程中產生的白色粉末即為氫氧化鈉NaOH的副產產品—氯銠酸HCLSO4·6NH2。
氯銠酸的化學式為[CH3COONa]2?8NH2,是一種無色晶體或白色的顆粒狀結晶性化合物。其熔點約為°C左右。易溶于水并形成堿性溶液;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機溶劑。有吸濕性。空氣中可被風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遇水則水解產生次氯酸鹽離子而產生強腐蝕性的鹽酸煙霧。(注:因含有雜質所以通常呈微黃色)
二、如何制備氯銠酸呢?
1、將碳酸鈣加入到燒堿中加熱至80~90度進行中和反應即可制得氯酸鈉鹽類物質。
2、利用硝酸銀催化法也可生產氯胺酸鉀,具體方法如下所示:(1)、原料配比:1g/L濃硝酸+0.5mol/l 溴素+1ml/1moll NAOH (0.1 mol/kg)。(2)、“雙液滴加”:先向混合槽內添加0.45 g / L HNO3(體積比):然后緩慢地注入0.2 l/min 的NACI-EDTA 二元絡合物溶液(3%)=0.05 mg/L ,待溫度升至70~75 °C時停止通入NADPH(4%)的水解熱源。4、“攪拌冷卻】:用玻璃棒攪動混合物直至溶解為止(5)、過濾洗滌(6)、水洗干燥(7)、包裝入庫(8)、貯存期一年(9)、使用前需檢測重金屬含量(1mg/kg)(10)、《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標準》(GB2760-1996)規(guī)定允許殘留量≤30μG/mL(10倍于食鹽的量);《食品安家標準 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范圍》規(guī)定允許殘留限量≥200ppb( ppB= 109 微克每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