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的困惑
生養(yǎng)孩子著實不易,一家人的飯桌上,雞腿一般都是優(yōu)先考慮給小孩子吃,而老人的喜好往往容易被忽略;常聽人抱怨生了孩子家里老人不幫忙帶,因此對老人頗有怨言;老人常幫干家務活理所當然,孩子干家務活則生怕他被磕著碰著。飯桌上優(yōu)先留雞腿給小孩是否妥當?老人必須幫忙帶小孩嗎?老人理所當然幫忙干家務嗎?
百事孝為先,(《菜根譚》)“待衰朽之人,恩禮當愈隆”,對待年老體衰的人,禮儀示恩應該更加恭敬周到。“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生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兒女從呱呱落地那刻起,父母都關憂兒女,那些另類的父母我們在此不提。
古人八歲起,從皇宮貴族至平民百姓的孩子,都要學習灑掃、進退、禮樂等事,放到現(xiàn)在來說,做家務和講禮儀是從小就要開始抓起的,其中孝禮是要學習的基本禮節(jié)。所謂忠孝節(jié)義,忠孝為什么會連起來講,講孝的人幾乎不可能出亂臣賊子。
荀子關于孝道,認為孝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義行:“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弊约翰恍⒕措p親,卻要求自己的小孩來孝敬自己,這是不符合恕道的。
父母對待家里老人的態(tài)度,自然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覺得父母必須幫自己干家務、必須幫自己帶小孩、餐桌上忽略父母的口味而優(yōu)先考慮小孩的喜好,等到小孩長大后,自己年老時,難道不擔心自己的孩子也會那樣反過來對待自己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