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空末地要塞,完結(jié)撒花?】歷經(jīng)11天,57小時挖空整個末地要塞

末地傳送門的本體挖掘考古全過程【挖空末地要塞,完結(jié)撒花】
一、關(guān)于“末地要塞”挖掘考古過程的講解。
1、什么是末地要塞:
末地要塞是我的世界里的一個遺跡,里面有末地傳送門,可以通往末地,是生存玩家擊敗末影龍通關(guān)的必經(jīng)之路,另外在其他房間里,也有書架,物資儲存補給箱等。
2、挖掘原因:
up挖空我的世界時發(fā)現(xiàn)末地要塞這個遺跡很奇怪,在末地傳送門框架游蕩時,發(fā)現(xiàn)末地要塞主體是一個無窮無盡大迷宮,很好奇它的全貌有多大,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開啟了肝帝式挖掘考古模式,將整個末地要塞的整體挖掘出來。
3,準備動工:(挖掘過程全程直播)
(1)、裝備準備,
①:無數(shù)把耐久3效率255的下界合金鎬
②:無限耐久的打火石,燒掉正片樹林
③:效率255無限耐久的下界合金斧,砍掉多余的木頭
④:煙花火箭,配合鞘翅飛行
⑤:鞘翅:配合煙花火箭飛行
⑥:海綿,排水和吸取地下湖的水
⑦:水桶,消滅巖漿變成黑曜石挖掉
⑧:一到兩組石頭和深板巖,用來填充挖錯的墻面和底面
⑨:巖漿桶,up表演落地巖漿使用,沒實際用處。
(2)、buff的準備
??這些長達100萬秒buff均需要用指令獲得。
①:夜視,用于夜晚和地下礦洞使用,使up看的清楚
②:抗性提升,免疫非生物攻擊傷害。
③:急迫,用于鎬子能秒挖鏟子能挖的方塊,因此鏟子被淘汰。
④:速度,up使用了速度4,提升挖掘效率,能跳過一格寬的溝壑。
(3)、游戲系統(tǒng)設置準備
①:游戲地圖為無限,一個普通且隨機的種子,版本為JAVA版1.20。
②:游戲模式可以隨機切換,未鎖定,方便以后施工挖掘。
③:游戲難度是和平模式,因此不生成敵對生物,方便挖掘。
④:時間終為白日,也就是永晝,以免視頻剪出來后出現(xiàn)頻閃的問題。
⑤:天氣更替是開啟的,增加視頻天氣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⑥:生物生成是開啟的,友好型動物可以和up互動。
⑦:區(qū)塊渲染,渲染15個區(qū)塊,即挖掘現(xiàn)場所在的區(qū)域,防止渲染過多造成up電腦卡頓,方便挖掘。
⑧:方塊掉落,關(guān)閉,無方塊掉落,方塊系統(tǒng)會自動銷毀。
⑨:隨機刻速度,未設置,系統(tǒng)默認為1。
⑩:此存檔使用的光影:complementaryshaders_v4.7.1.zip
4:開始挖掘
(1)、第一階段(清除表層)
①:首先用指令找到合適的末地要塞 ,帶好裝備,然后tp過去。
②:然后開啟旁觀者模式找到末地要塞的所占用的區(qū)塊,然后標記好要挖區(qū)塊的四個頂點。
③:打開使用Replay mod模組開始錄制。
④:標記完成后開始劃出要挖的范圍周邊挖一條溝,水域和海域用紅沙(提現(xiàn)up的個性)圍起一個堤壩(圍墻)防止外區(qū)塊的水流進來,這樣整體范圍劃完了(測得占地面積是11×7=77區(qū)塊)。
⑤:用打火石將所在區(qū)塊內(nèi)的樹燒掉,剩余的木頭用斧頭砍掉。
⑥:打開創(chuàng)造模式用海綿排水,排完水后清掉海綿。
⑦:開始挖掘泥土,在創(chuàng)造模式下復制一背包的下界合金鎬,然后切回生存,在急迫255buff的加持下金鎬秒破泥土,免去來回切換工具的麻煩。
⑧:關(guān)于up的鼠標和鍵盤,右手一直按鼠標左鍵,用鍵盤或鼠標移動,提高效率。
(2)、第二階段(深入地層)
①:挖穿泥土表層正式進入石頭層,石頭層是地層非常厚的一層。工程量很大的一層,手挖區(qū)塊從來就不是一件無腦的工作,這看似只需要鎬子和肝的就能解決的工作其實還有很多的技術(shù)含量,準備了效率255和耐久3的下界合金鎬,并有急迫255的加成,急迫255和效率255能使up秒破石頭,挖掘效率提升10倍,速度4能up跑的更快,能快速挖更多的石頭,至于抗性提升255,能使up免疫各種傷害。
②:在挖掘時采用兩層兩層的挖掘,提升效率,下界合金鎬耗盡后可以切回創(chuàng)造繼續(xù)復制鎬子,以便繼續(xù)挖掘。
③:遇到地下含水礦洞,用同樣的方法吸掉水后繼續(xù)挖掘。
④:遇到巖漿庫,巖漿庫用水桶澆滅變成黑曜石后挖掉,因為效率255,所以黑曜石秒挖。
⑤:繁茂洞穴:由于苔蘚塊在急迫255的buff下,能用鎬子秒挖掉。
⑥:是否使用腳本?:未使用
(3)、第三階段(遺跡出土并完工)
①:深板巖層雖然比石頭硬,但還是在急迫255+效率255下秒破。
②:嚴禁使用TNT等爆炸類設備,由于本次考古是保護性挖掘,不能破壞掉末地要塞的任何一個方塊(除了挖開屋頂具有觀賞性)(末地要塞主體在Y-15左右)。
③:up為了完整的挖空所在區(qū)塊,再挖完要塞旁邊多余的石頭后繼續(xù)深入挖掘,直達基巖層。
④:在保證要塞的完整性下,對誤挖的方塊進行修補,為了保持視覺效果的完整,剩余的刷怪籠地牢遺跡被挖掉。
⑤:嚴禁使用指令清除和連鎖挖掘等指令和模組,因為這樣考古就失去了意義,因為up享受挖掘過程。
⑥:涉及的生物群系:熱帶雨林,繁茂洞穴,含水礦洞
,地下巖漿庫。
⑦:末地要塞徹底完工后為方便剪輯,因此不能走的太遠,走的太遠會導致渲染出問題,無法剪輯本視頻。
⑧:最后挖開天花板以確保具有觀賞性。
5、挖掘數(shù)據(jù)。
本次挖掘工程量占地77(7×11)區(qū)塊(112×176方塊)面積,高度為Y-59到Y(jié)65(高度124方塊),耗時11天(7月19日~8月1日)總挖掘時間57小時。
方塊信息統(tǒng)計(僅限于這77區(qū)塊):
①:石頭,大約115萬個
②:深板巖,大約100萬個
③:泥土(包含草房塊),大約15萬個
④:凝灰?guī)r,大約7萬個
⑤:花崗巖,大約6萬個
⑥:閃長巖,大約5萬5000個
⑦:安山巖,大約5萬個
⑧:粘土,大約3萬個
還有其他等等,總計大約260萬方塊,平均每秒挖掉11個方塊。
二、關(guān)于末地要塞的介紹
要塞(Stronghold)是一種可以用末影之眼定位的地下結(jié)構(gòu),其中一個房間含有末地傳送門。
(1)、生成
要塞主要生成在主世界地下,并且通常會避開海洋及其變種、沙灘及其變種、沼澤及其變種和深暗之域生物群系生成,因此生成在水下是很少見的情況。要塞可能生成在基巖層,覆蓋掉一些基巖。要塞的很多部分都可能被洞穴、廢棄礦井、化石或地牢所覆蓋,但末地傳送門很少被其他方塊替換。峽谷不會覆蓋要塞。
在基巖版中,距離世界原點640-1152格的圓環(huán)內(nèi)會生成3個要塞,其他的要塞將在世界各地隨機生成。與絕大多數(shù)結(jié)構(gòu)不同,要塞似乎沒有固定的間距,因此在極其罕見的情況下,兩個要塞可能會重疊在一起。要塞可能生成在海洋中,也可以完美地生成在地上、洞穴或峽谷中。要塞有時會生成在村莊的水井下方。由于要塞的生成似乎從入口的螺旋樓梯開始,因此有很小概率會出現(xiàn)要塞中沒有傳送門房間的情況。
?在Java版中,每個世界里要塞的數(shù)量限制為128個,它們分布于一些指定圓環(huán)上的隨機位置。每個環(huán)都具有一定的半徑,其環(huán)心都位于這個世界的原點(即X=0,Z=0處),而不是世界出生點(出生點可能偏離原點數(shù)百格)。要塞的生成從入口的螺旋樓梯開始,所以要塞的入口一定位于環(huán)內(nèi);但要塞的其他部分可能會超出環(huán)的范圍。每個環(huán)上的要塞大致上都是以均等角度分散的(例如,第一個環(huán)上的3個要塞與中心的連線大致兩兩間隔120度)。要塞不會在地表生成,即使有一部分露出地面,那一部分也會被空氣取代;而如果要塞罕見地生成在水下,它通常會生成一間“懸浮”的傳送門房間。要塞從中間的第一個環(huán)開始生成,然后在第二個環(huán)生成,然后在第三個環(huán)生成,以此類推,直到總數(shù)達到128。
第1圈包含3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1408-2688格處
第2圈包含6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4480-5760格處
第3圈包含10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7552-8832格處
第4圈包含15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10624-11904格處
第5圈包含21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13696-14976格處
第6圈包含28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16768-18048格處
第7圈包含36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19840-21120格處
第8圈包含9個要塞,位于距離原點22912-24192格處
(2)、結(jié)構(gòu)
???要塞大小不一,主要由石磚(45%)、苔石磚(30%)、裂紋石磚(20%)以及蟲蝕方塊(5%)構(gòu)成的房間與門組成。蟲蝕裂紋石磚與蟲蝕苔石磚在沒有蠹蟲進入時不會生成。要塞里大部分區(qū)域有火把提供照明,但火把的數(shù)量不足以防止敵對生物的生成。要塞內(nèi)的樓梯由石磚和圓石臺階(不包括苔石磚/苔石磚臺階)組成。在要塞內(nèi)的走廊與儲藏室里可以找到分散的、擁有各種戰(zhàn)利品的箱子。
(3)、房間
???要塞里有多種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入口,這個入口可能是一個簡單的3×3開口,一個木門,一個鐵門(旁邊有按鈕)[僅Java版],或有鐵欄桿做成的“拱”裝飾的1×2開口。房間也可能有通向其他房間的出口,或被石頭堵塞的“死胡同”出口。如果生成的房間之間有空位或要塞被洞穴、廢棄礦井、地牢或其他結(jié)構(gòu)截斷,這些房間可能會出現(xiàn)另外的“通道”。有時這些入口可能被石塊封住,形成“秘密入口”。此種情況一般在5條通道交叉時發(fā)生。要塞的生成始于一個螺旋樓梯,螺旋樓梯向下通往一個由5條通道交叉而成的路口,從該路口開始隨機地向外延伸其他房間,最多可擴展至50個房間,水平跨度可達112格。如果傳送門房間沒有生成,整個要塞將重新生成。
〈1〉:傳送門房間
包含末地傳送門及一個蠹蟲刷怪籠。房間入口處有兩處3格大小的熔巖池,傳送門下方還有一座更大的9格熔巖池。房間內(nèi)有16扇窗戶,均由2個鐵欄桿組成。一般而言,這個房間不能被周圍生成的其他結(jié)構(gòu)所覆蓋。每個要塞只有一個傳送門房間。每個末地傳送門框架都有10%的概率已放有一顆末影之眼,這些框架的平均數(shù)量為1.2。所有框架均已事先填充好末影之眼的概率為萬億分之一(10^-12)。在Java版中,已有項目找出了1.16版本下所有位于第一環(huán)內(nèi)、擁有已激活末地傳送門的要塞的種子。在基巖版中,要塞有時不會生成傳送門房間,這可能是因為其他地下結(jié)構(gòu)或是要塞本身的其他結(jié)構(gòu)把末地傳送門替換了而導致的。
〈2〉:圖書館
??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單層或雙層大廳,里面有大量書架、木柵欄、梯子、吊燈和蜘蛛網(wǎng)。圖書館有分大小規(guī)模。小的圖書館通常包含書架、木地板和一個箱子,并且只有一層。大的圖書館則含有大量整齊排列的書架、木柵欄、木板地板和火把,而且在圖書館的下層之上生成一個有天臺的二層。兩層之間用梯子相連,梯子在與入口相對的墻面上,而且蜘蛛網(wǎng)不會在梯子處生成。二層包含由橡木柵欄包圍的環(huán)形露臺,以及天花板中央的由柵欄與火把構(gòu)成的枝形吊燈,與下層一樣也有一個箱子。雖然圖書館的人工結(jié)構(gòu)是整齊有序的,蜘蛛網(wǎng)卻是散亂地出現(xiàn)的。每個要塞最多有兩個圖書館,并且圖書館與要塞入口相距至少4個房間。
〈3〉:大房間
????有3個出口(算上入口是4個)的房間,房間中央有各式的裝飾。每個要塞最多生成6個大房間。
空房間:沒有裝飾。
石柱房間:房間中央有一個石柱,柱上插有火把。
噴泉房間:房間中央有一個石磚搭建的池子,池子中間的石磚柱上有一個水源方塊,組成一個噴泉。
儲藏室:雙層房間,每層2格高,房間中央有一個圓石柱連接上下兩層,旁邊的墻上有通往二層的梯子。第二層的地板(也是第一層的天花板)由橡木板做成,第二層有一個箱子和一個火把。
〈4〉:五通道路口
????有5個出口(算上入口是6個):一條通道從入口通往下方至由石頭臺階和石磚組成的短樓梯,一條通道通往左側(cè)或右側(cè)的入口,一條通道通往左上方由石頭臺階和石磚組成的短樓梯,一條通道通往右上方的短樓梯。橋的一側(cè)有一個火把。每個要塞最多有5條通道。在基巖版中,一般有1至4條通道是被封住的。
〈5〉:空牢房
由全是鐵欄桿的墻組成的走廊。牢房似乎總是成對出現(xiàn)在走廊中,而且它們具有特征——由鐵欄桿做成的籠子和不具有按鈕的鐵門,不過它們里面是空的,沒有囚犯。在基巖版中,空牢房中不會生成鐵門。
〈6〉:螺旋樓梯:
3×3 的豎井,里面有石磚和石臺階做成的螺旋樓梯,底部有一個出口。每個要塞最多6個螺旋樓梯。
〈7〉:直樓梯
3格寬的樓梯,由圓石樓梯組成,下面有一個出口。樓梯最下面一級有個凹處。每個要塞最多5個直樓梯。
〈8〉:走廊
空走廊,最多有3個出口:入口對面有1個出口,左右兩側(cè)可能有額外生成的出口。
〈9〉:箱子走廊
內(nèi)含一個石臺階做成的祭壇,祭壇上放著一個箱子。入口對面有1個出口。每個要塞最多生成4個箱子走廊。
〈10〉:拐角走廊
空走廊,有1個出口,或左或右。在入口和下一個房間入口均為橡木門時,拐角走廊看上去可能與小房間相似。
〈11〉:死胡同走廊:
空走廊,沒有出口(不過可能穿到別的房間形成出口)。這個結(jié)構(gòu)的入口處不會有任何門或拱。
(4):方塊組成
石磚
裂紋石磚
苔石磚
水
蠹蟲刷怪籠
鐵欄桿
熔巖
末地傳送門框架
火把
橡木柵欄
箱子
石磚臺階
圓石
石磚樓梯
橡木木板
梯子
平滑石頭臺階
石頭按鈕[僅Java版]
鐵門[僅Java版]
橡木門
圓石樓梯
書架
蜘蛛網(wǎng)
蟲蝕方塊
(5):關(guān)于末地要塞的其他資料。
①:雖然要塞在生成時不會暴露于地表,但是頂部通到了地表的峽谷可能會使其暴露出來。
②:在要塞中,只有一般的石頭方塊可以自然生成被蟲蛀的變種,苔石與裂石類的被蟲蛀方塊不會生成。
③:在Java版中,要塞在自選世界類型中,除了傳送門房間外,其他房間的外墻會缺失,導致要塞外觀變得破碎。
④:在Java版中,要塞初始生成的螺旋樓梯中軸總位于區(qū)塊內(nèi)的4,4處。
⑤:要塞中生成的門的朝向總是向著初始生成的螺旋樓梯。這可以用于判斷玩家是在向內(nèi)還是向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