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怎樣的?
“少年時,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而忽然有一天,卻換成父母離開了我們。
于是我們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和他們說:我愛你,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偷影子的人》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發(fā)生許多故事,收獲各種感情,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源頭,那就是我們的父母。
父母是最早給我們?nèi)松x能的人。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從青蔥少年到困惑的中年,我們?nèi)松拿恳徊?,都有父母的影子。他們的愛,追隨著我們的降生而來,是我們一生的底氣。
書里的男孩,與生活中的我們,別無二致,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困惑,會有煩惱。但他很幸運,沒有孤軍奮戰(zhàn),他有著愛他的媽媽。我們也一樣,父母就像戰(zhàn)士一樣,為我們的成長之路保駕護航。
故事里的男孩傾訴了自己的困惑,而媽媽告訴他,人要學會克服恐懼,面對現(xiàn)實。
除了言語上的鼓勵,媽媽總有辦法,讓男孩心情好起來。
看見男孩發(fā)呆,媽媽會拉著他看一集亞馬孫森林的紀錄片;
看見男孩愁眉不展,媽媽會邀請他品嘗新買的蛋糕;
看見男孩因爸爸離開而自責,媽媽告訴他,自己離婚和他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那些被愛包裹著長大的小孩,在之后的人生中,也會源源不斷從愛里獲得力量與溫暖,并將自己所得到的愛傳遞給周圍的人,從而幫助于人。
馬克?李維在書中寫道:“我一直想揮別童年,成為大人,童年卻緊貼我的皮肉,鉆入這具對我而言太擠又太小的身軀里?!?/p>
每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都想一夜長大,想掙脫父母的桎梏,不想當“惟命是從”的小孩,想要自由;以為長大了,就可以不被束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當你真的長大后,你會發(fā)現(xiàn),成年人世界里的變數(shù),更讓我們手足無措。就像書里的孩子們,他們走出童年,才發(fā)現(xiàn)成年人的世界同樣充滿無力感。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strong>
其實,這句話反映的就是家庭教育,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里的孩子,是充滿陽光和溫暖的,是散發(fā)著耀眼光芒的;而反之,則會在心理上留下或多或少的陰影,會把自己包裹起來。
童年被這樣那樣有心無意的對待,帶來的創(chuàng)傷,形成的個性習慣性情人格,在未來的歲月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
比如缺失愛,也許一生很難堅定信任他人;比如貧窮,帶來對成功或穩(wěn)定的渴望;比如父母過于嚴厲,那么離陽光自信就會阻礙大一些。
為什么有的小孩性格孤僻,不愛說話,或者是情緒失控,大吼大叫。我們看到的這些小孩,他們的性格不是天生就是這樣的,變成這樣的原因其實就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們用錯誤的方法影響了孩子們。
父母的積極樂觀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孩子保持樂觀,積極面對所有困難與挫折,學會笑著面對生活,幸福感十足。
父母陪伴越多,給孩子的愛越多,孩子性格越好,邏輯越強。每個家庭都應(yīng)該營造和諧歡樂的氛圍,讓愛包圍在家里,讓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學會熱愛生活。
碁寶寄語
我們這一生的幸福,不在別處,就在家中。愛人陪伴,真心不移;兒女在側(cè),日益成長;父母健在,安然無恙。
說明: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一弈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