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亡吐谷渾之后,高甑生為什么誣陷“大唐軍神”李靖謀反?
貞觀九年(634年),唐太宗令李靖率兵征伐吐谷渾,這也是“軍神”李靖此生最后一次親自指揮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李靖在征伐吐谷渾的這場戰(zhàn)爭中基本上是正常發(fā)揮,大獲全勝后班師回朝。

然而在李靖取勝回朝后,參加征伐吐谷渾的大將高甑生卻誣陷李靖謀反。幸虧唐太宗明察秋毫,李靖才算躲過一劫,高甑生則因為誣陷反坐而被流放。那么高甑生為什么要誣陷李靖謀反呢?

高甑生早年是秦王李世民麾下一員猛將,曾在虎牢之戰(zhàn)中與尉遲敬德一起生擒王世充的侄子 王琬,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之一。高甑生在唐太宗登記后也是享受榮華富貴,憑借功勞出任利州刺史。

征伐吐谷渾時,高甑生出任鹽澤道行軍總管。但可能是恃功而驕的原因,高甑生竟然沒有按照計劃抵達預定位置,導致已經(jīng)被擊敗的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焚燒草場,一度逃出了唐軍的包圍。

如果不是李靖、侯君集等名將在不利的條件下果斷追擊的話,征伐吐谷渾極有可能會勞而無功。治軍嚴格的李靖當然不會饒過玩忽職守、貽誤軍期的行為,在職權(quán)范圍內(nèi)嚴厲處罰了高甑生。

沒想到高甑生卻因此對李靖懷恨在心,班師回朝就誣陷李靖謀反。但唐太宗是何等英明的皇帝,高甑生也只能吞下誣陷反坐的苦果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