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杰倫 20 年,我的青春都是你
已經(jīng)是第一名的人,要怎么變?
這是周杰倫前不久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一條推文。
有人說他輕狂、有人說他原地踏步,但也有人愿將之稱為實至名歸。
周杰倫以《最偉大的作品》專輯登上 IFPI 2022《全球十大專輯實銷榜》,也成為第一位進入該榜單、成為冠軍的華語歌手,成為“華語音樂第一”。
在獲獎感言里,周杰倫寫道:“在這么多語音的世界,華語音樂沖到第一,真的很開心!代表我的音樂已經(jīng)跨了時代,不退流行。
這個第一,是屬于你們的!”

確實,周杰倫是好幾代年輕人共同的青春,許多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首或幾首周杰倫的歌曲,在回憶里占據(jù)特別的意義。
當我們談起與周杰倫有關的青春,是在談些什么?
或許是《三年二班》里的疑問:
“為什么上課時舉手很難,為什么拿線上寶物簡單,這第一名到底要多強,到底還要過多少關?”
或許是《聽媽媽的話》里,唱出的那些小小少年的困惑與溫暖: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或許是《蝸?!防锏木髲姡?/p>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p>
或許是《稻香》里的灑脫:
“功成名就不是目的,
讓自己快樂快樂才是意義?!?/p>
或許是伴隨著2003年那場橙色潮流風暴,與年輕人第一張手機卡一起響徹大江南北的《我的地盤》:
“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p>
許多種屬于年少時的回憶,會被特定的歌曲所觸發(fā),從校園到社會,從年少無知到經(jīng)歷千帆過盡,周杰倫的歌唱盡了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情愫。
似乎與青春有關的所有場景,都能找到應景的歌詞。
很難再找出一位像周杰倫這樣的藝人,跨越好幾個世代人的青春,屹立于時代的潮頭,帶來歷久彌新的共鳴。
01
回到過去的魔力,
是專屬于周杰倫的
?♂? 郭郭 80 后
2003 年,中國移動面向年輕人推出全新品牌——動感地帶的那一年,華語樂壇欣欣向榮,年輕的音樂人周杰倫也登上了他的巔峰,專輯《葉惠美》的首發(fā)歌曲《以父之名》發(fā)布的那一天,全亞洲超過 50 家電臺同步首播,在網(wǎng)絡還不那么發(fā)達的年代,8 億人守著電臺收聽了首播。
郭郭就是其中之一。
那一年郭郭初二,正處在與自己擰巴、與父母擰巴乃至與整個世界擰巴的青春期。最開始聽周杰倫,是用一臺用來聽“李陽瘋狂英語”的步步高復讀機,聽周杰倫的《范特西》。多少年過去,她還記得一次次手動給磁帶倒帶,反復聽 B 面第一首《上海一九四三》的晚上。
他的歌、他的調(diào)調(diào)那樣新鮮,但周杰倫本人卻是內(nèi)向、害羞的。那時郭郭對周杰倫的印象,除了音樂,就是將棒球帽壓得低低的、接受采訪時不太敢看主持人的樣子。
郭郭卻從中獲得力量——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做一個外向的人,做一個真正有才華的自己就好。
再后來有了 CD 機,買下的第一張 CD 就是《葉惠美》。郭郭還記得,在攢夠錢買 CD 之前,每天放學后都要到唱片店門口看一眼、摸一摸專輯的塑封。
那張專輯讓無數(shù)人記住周杰倫母親的名字,之后的二十年里,數(shù)不清有多少校園里的臨時組隊以《三年二班》命名,《晴天》里的小黃花,則飄在許許多多青澀情感的記憶里。
小鎮(zhèn)青年郭郭則順著《以父之名》里咬字模糊的歌詞,找來電影《教父》三部曲。“當時以為自己看懂了,還寫了長長的影評,很多年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只看懂了皮毛?!惫貞浀?,“但那種在歌詞里聽到了共鳴、在刻進肌肉記憶的調(diào)調(diào)里聽到了自己的感覺,到現(xiàn)在都還在影響我。”
與郭郭同齡的人差不多是聽著周杰倫度過了自己的中學、大學時代,有許多人如郭郭一樣漸漸不再追每一張新的專輯,但在偶然聽到熟悉的旋律的時候,總會被一下子拉回到回憶里面。
“回到過去的魔力,是回到周杰倫的。”郭郭說。

不只是那些歌曲,與周杰倫相關的一切都成了不同年代人青春里的種種標記——百事可樂、優(yōu)樂美奶茶、愛瑪?shù)碾妱榆?、可比克薯片……還有,動感地帶的手機卡。
郭郭還記得隨大學錄取通知書寄來的那張動感地帶手機卡,橙色的英文“M-Zone”在宣傳單頁上字體飛揚,底下那一行“我的地盤聽我的”是時隔 20 年還能準確唱出來的耳熟能詳。
沖著周杰倫的代言人身份,選擇動感地帶作為自己第一張電話卡,是幾乎不用猶豫的事。
動感地帶在問世的頭 15 個月,就以驚人的速度獲得 2000 萬,平均每三秒就產(chǎn)生一位新的動感地帶用戶。周杰倫也隨著中國移動接近 10 億的彩鈴用戶,成為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
收錄于《葉惠美》的《我的地盤》更是火遍大江南北。對于包括郭郭在內(nèi)的很多人來說,《我的地盤》不僅僅是音樂的記憶,也是那些年生活和青春的記憶,第一臺手機,第一張電話卡,第一個手機號以及那段聽著彩鈴,用著動感地帶的年輕時光……
02
我為周杰倫做過最瘋狂的事,
是將他寫在人生志愿上
? 昂妹 90后
昂妹的故事,是一個與夢想“奔現(xiàn)”的故事,也是一個在偶像激勵下,成就了自己的故事。
周杰倫上一次來大陸開演唱會,還是 2019 年 12 月的深圳“地表最強世界演唱會“。三年多時間過去,再度和大陸朋友見面,是在 5 月 8 日和“老朋友”中國移動動感地帶合作 20 周年的“周同學”元宇宙合作發(fā)布會上。
昂妹作為粉絲代表之一去了現(xiàn)場,帶著她收藏多年的一本書,展示周杰倫看。那是周杰倫的第一本寫真書《D 調(diào)的華麗》,舞臺上,被突入其來的回憶“襲擊”的周杰倫調(diào)侃自己,也不知道以前為什么會出這個寫真。
和自己喜歡的偶像面對面只有十幾分鐘,但為了這一刻,昂妹已經(jīng)準備了許多年。
上初中時,有一次走進小賣部正好聽到《半島鐵盒》。“當時聽到前奏就被震驚了,我想怎么會這么好聽。”昂妹回憶說,“真的感覺他把歌唱到了我的心里?!?/strong>
后來,她從周杰倫的歌里學會許多許多。學會關懷家里的老人、學到與朋友間的義氣、學到在逆境中一次次站起來的勇氣。

周杰倫的歌陪伴著昂妹長大,因為共同的熱愛收獲的友情,一直從青春延續(xù)到現(xiàn)在。
昂妹人生第一次聽演唱會,是高一那年,那是 20 年前,周杰倫在廈門開的動感地帶演唱會。充話費收到了兩張演唱會門票,昂妹邀請了當時最好的朋友同去,好朋友當時拿著熒光棒瘋狂揮舞的樣子,昂妹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
而周杰倫對人生的影響并不止如此。
高三那年,老師給每人發(fā)了一張紙,請大家寫下自己的志愿?!拔也幌氘斂茖W家,也不想當老師,不想當醫(yī)生,當時滿腦子就是我的夢想是周杰倫?!碑敃r她決定選擇傳媒方向的專業(yè),然后以媒體人的身份采訪周杰倫、更近一步了解他。
這是一位高中生可以想象到的,最瘋狂的事。
人生規(guī)劃在電光石火間漸漸清晰,昂妹真的考上了這個專業(yè),一畢業(yè)就去了北京,從事相關行業(yè)。工作兩年后,她成功采訪了周杰倫,當時的合影,到現(xiàn)在還是昂妹的朋友圈封面。
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是她從歌里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
一年前,昂妹得了一場足以改變?nèi)松拇蟛?,崩潰、害怕、絕望……在與病魔對抗的低谷里,除了家人朋友的陪伴,周杰倫的歌也給了極大的鼓勵。“因為他的歌,我有勇氣面對非常非常大的逆境?!?/strong>
在真實人生里更勇敢的向前走,這或許比把偶像寫在人生志愿上,更瘋狂。
如今,成功走出病情陰影、重返工作崗位的昂妹,又一次在廈門的活動現(xiàn)場見到了周杰倫。這一次她想要表達的,比多年前工作里想說的更多。

在臺上面對激勵自己多年的偶像,昂妹緊緊攥著一張紙條,那是她的“小抄”,她知道自己一定會緊張,但是每一句都很重要,她說:
“謝謝你杰倫,過去現(xiàn)在還有未來,所有歌迷朋友、影迷朋友都知道,山頂上的人就是你,你的肩膀也能托起更多有夢想,有才華的人!我們會一直聽你的專輯,一直支持你,誰叫你是周杰倫!”
03
第一次在人前唱歌,
是周杰倫給的力量
小賈 00后
似乎和周杰倫有關的故事,無論是 80 后、90 后、00 后,都會從人生里那一段有些叛逆的青春講起。
今年讀大三的小賈,也同樣如此。
小學階段,小賈當了很多年的“透明人”,就是那種典型的“乖乖女”,成績很好、性格內(nèi)向,沒什么朋友,也不會主動表現(xiàn)自己。
但發(fā)現(xiàn)班里還有好幾位同學也是周杰倫的歌迷,小賈作為一個孩子的社交圈一點一點打開了。甚至在期末聯(lián)歡會時,主動報了節(jié)目,在全班同學前唱歌,唱的還是對小孩子來說難度頗高的《本草綱目》。
不僅老師感到十分驚訝,這個在班里存在感不高的名字,同學們終于在那次之后對上了號。
身邊同學大多在追 EXO 等“韓流”音樂的時候,小賈聽周杰倫、聽中國風音樂,不能說是格格不入,至少可以算是特立獨行。偶然看到周杰倫多年前在一場頒獎典禮的獲獎感言里說:“希望大家不再盲目哈韓哈日,不要讓韓流越來越囂張,我們?nèi)A流才是最‘屌’的!”
之后許多次想起這段話,小賈都想與偶像穿越時空擊個掌。

如果說成長這條路上或多或少都會有荊棘,音樂可能正是一把清出道路的刀。
“讀初中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可能正好是叛逆期,覺得家人不理解我?!痹谀莻€時候,小賈遇見了《聽媽媽的話》。
那首已經(jīng)發(fā)行了十多年的歌一定程度上成為小賈與父母和解的契機。“反正我初中時沒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當時肯定說不上理解父母,那時至少能做到與父母好好說話。”
后來的小賈回憶起來,覺得那正是大眾偶像的積極力量。
之前“00 后的青春也是周杰倫”的話題上了熱搜,小賈也忍不住舉手參與,從被中國風的歌吸引入坑開始,她“考古”一般聽了許多與小賈差不多年紀的專輯,仍然能從一首首想法多元的歌里看見更大的世界、也看見自己當下的生活。
最近,小賈的目標是在 9 月聽一場周杰倫的演唱會,她已經(jīng)攢了很久的獎學金和生活費,只等待周杰倫的巡演開到她所在的城市。
那些在初中課余時間抄下的一首首歌詞,是去現(xiàn)場見面的時候了。
04
第一場演唱會
是我媽幫我搶的票
?♂? 豆豆 90 后
關于追星這回事是什么,豆豆第一次有概念是在小學三年級。
“周杰倫是我小學三年級知道什么是追星時第一個偶像,”豆豆說,“15 年過去了,我的偶像還是只有這一個?!?/strong>
還記得第一次去聽周杰倫的演唱會,是 2016 年。那一年豆豆讀高一,票是媽媽搶的,演唱會是爸爸媽媽陪著豆豆一起去看的?,F(xiàn)在豆豆在新加坡留學,那不僅僅是與追星有關的回憶,更是與家有關的回憶。
豆豆還記得,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演唱會上,周杰倫對著臺下的觀眾們說:“在外留學的孩子,想家時就多聽聽我的歌?!?/strong>
仿佛一下子被點醒,剛出國留學不久、無處安放的鄉(xiāng)愁突然有了載體。
所以本不習慣走路聽歌的豆豆,塞上了耳機。
每天往返從宿舍到圖書館的路上、期末趕 due 回家的路上、無法回國過年去中國超市買菜的路上……從周杰倫第一張專輯開始聽起,熱門的、小眾的歌反反復復的聽。那些從很小的時候就很熟悉的旋律,用一種新的方式陪伴在豆豆身邊。

2003 年 9 月號的《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封面故事里這樣評價周杰倫:
“華語歌壇群龍無首的狀態(tài)因為周杰倫的出現(xiàn)而變得清晰了許多,別用‘新天王’、‘小天王’這類虛張聲勢的詞匯來為周杰倫冠名,因為他是一個顛覆者,他要在這個時代版圖上畫出的是一個屬于他自己形狀的符號——而這個,正是這一代人在青春期最想完成的任務?!?/p>
20 年過去,當我們談起周杰倫,被談起的并不總是周杰倫和他的音樂本身。
是我們一起共同經(jīng)歷的、或長或短的時光。
有人將周杰倫稱作華語樂壇的“最后共識”,因為他不僅曾經(jīng)是 80、90后的青春回憶,也是 00 后的青春當下。
坐在同一間教室里的老師和學生,都可能是周杰倫的歌迷。
《愛在西元前》的討論區(qū)有一點熱門評論:“上九年級歷史課講到兩河流域的時候,老師把《愛在西元前》的 MV 封面放在課件第一頁。”
如豆豆在采訪中所告訴我們的:“我從知道追星是怎么回事開始喜歡周杰倫,到現(xiàn)在我的偶像還是只有他一個?!?/p>
周杰倫的人氣依舊、潮流依舊、熱愛依舊、國風依舊,引導出20年前的周杰倫,和20年后的周杰倫,好像沒有什么不一樣。
依然年輕,依然共鳴。
也有人說,周杰倫像個港灣,回過頭青春永遠都在那里。
而對小賈這樣的 00 后來說,周杰倫就是正青春的現(xiàn)在。

就如同周杰倫的音樂在許多人的青春里占據(jù)一席之地,動感地帶這個品牌也見證著許多人的第一個手機號、第一臺屬于自己的手機,還有無數(shù)與青春有關的故事。
在動感地帶品牌成立 20 周年、也是中國移動與周杰倫合作 20 周年之際,周杰倫啟動了與中國移動的全新合作。他的超寫實數(shù)智人“周同學”以 0716 的工號在中國移動入職,擔任中國移動動感星推官、中國移動 5G 元宇宙星際開拓官、中國移動 5G 視頻彩鈴推廣大使。
對這個數(shù)智分身,周杰倫的評價是“很酷,感覺他永遠也不會老。”
在發(fā)布會的現(xiàn)場,有粉絲拿著 2005 年演唱會的門票來請周杰倫簽名。熱燙的字跡已經(jīng)褪色許多,周杰倫拿著門票仔細翻看了許久,說了一句:“這是古董了!”
那是粉絲的青春,也是他的青春啊。
50 年后,可能沒有人認識周杰倫,但大家可以認識“周同學”。
“周同學”由中國移動聯(lián)合巨星傳奇公司以及好萊塢頂級特效團隊維塔工作室為周杰倫量身打造。維塔工作室也是《指環(huán)王》《阿凡達》特效制作方。
接下來,周同學將作為中國移動動感星推官,入駐元宇宙空間星座·M,帶領億萬年輕人共同體驗沉浸式社交。
發(fā)布會現(xiàn)場,周杰倫透露未來將合作中國移動,帶著“周同學”以及朋友們在元宇宙里開演唱會:“在元宇宙里,不用擔心買不到票了?!焙门笥牙畛空{(diào)侃他說,“周同學”還可以 24 小時開演唱會,并且不會把歌詞唱錯。
不會老去的“周同學”,正如我們回憶自己青春的時候——
每一次回想起來,都是最美好的樣子。
青春與回憶有許多種承載方式,從動感地帶《我的地盤》到數(shù)智人“周同學”,參與無數(shù)人青春記憶的周杰倫,依然還在,未來也仍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