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產大佬黃楚標的曲折航空夢:遭狙擊也要百億買飛機
作者?|?筱納
出品?|?焦點財經

房企節(jié)衣縮食抵御寒冬時,深圳地產界的一位隱形大佬,正斥巨資進入另一個行業(yè),而入局的行業(yè)還是復蘇前景不明的航空業(yè)。
近日有消息稱,深圳東海集團黃楚標旗下的大灣區(qū)航空公司將耗資138億港元,向空客或波音購買30架客機,具體型號還未確定。
截至目前,大航區(qū)航空還未首航,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不但大手筆購買飛機,還接連招聘近百員工,洋洋灑灑投入了數百億資金。對此,大灣區(qū)航空行政總裁丘應樺對外稱,公司投資者黃楚標是深圳發(fā)展商,對公司有著強大的資金支持。
黃楚標有一個稱號是“深圳李嘉誠”,早年港媒報道黃楚標以地產起家,在深圳囤積了大量土儲,是不折不扣的隱形“地主”。黃楚標的名字和星河集團黃楚龍僅差一字,兩人同在深圳同是潮汕人,時常被認為是兩兄弟。不過兩人只是同行,黃楚標喜歡航空飛機,黃楚龍熱愛的是航天衛(wèi)星。
地產商黃楚標的航空夢早在2002年就已開始,其在深圳創(chuàng)立了東海航空,而現(xiàn)在以香港為基地的大灣區(qū)航空等待著2022年首航。航空業(yè)是受疫情最大影響的行業(yè)之一,黃楚標的逆勢舉動引來了諸多討論,也讓外界再次感受到了潮商的“生猛”。
逆勢需要勇氣,可能也需要一點運氣。頗為有趣的是,黃楚標布局香港航空業(yè),曾多次遭到國泰航空的阻撓,導致進展緩慢。而現(xiàn)在國泰航空因疫情沖擊舉步維艱,停運國泰港龍,解雇了大批員工。黃楚標則“趁機”吸納了國泰、港龍的雇員,表示“不讓優(yōu)秀人才流失出去?!?/p>
黃楚標的進擊與國泰的狙擊
對航空感興趣的潮商不在少數,比如寶能姚振華的公務機業(yè)務,皇庭國際鄭康豪的深聯(lián)公務航空,而黃楚標則對民航情有獨鐘。
2002年,黃楚標創(chuàng)辦東海航空,是國內首家民營中外合資貨運航空公司,還是深圳第一家以寶安國際機場為運營基地的民營航空公司。對于香港民航業(yè),黃楚標也早有布局,大灣區(qū)航空實際上從2008年起開始籌建,經營以香港半徑五小時內航程的航線。公司名稱多次變更,如2019年更名為“香港紫荊航空”,2020年才正式確定為“大灣區(qū)航空”。
提起香港民航業(yè)務,不得不提到國泰航空,其占據了香港航空市場的80%份額,黃楚標的航空夢多次遭到了國泰航空的狙擊。
2012年時,黃楚標曾想曲線進入香港市場。東海航空與澳洲航空以1.15億美元注冊資本成立捷星香港,各自占50%股權。捷星香港定位為以香港為運營基地的低成本(廉價)航空公司,黃楚標對其前景非常看好,并做好了規(guī)劃,預計2013年投入運營,到2015年機隊規(guī)模將至18架。
捷星香港在香港申請航空牌照需要遵守“以香港為主要營業(yè)地”的法律條款。為了順利拿牌,黃楚標為捷星香港引入了“賭王”何鴻燊的信德集團。當時信德集團出資5.15億,成為了占股33.33%的股東,賭王女兒何超瓊任捷星香港的董事長。
面對即將到來的競爭者,國泰航空首先公開反對,稱捷星香港依舊違反了“以香港為主要營業(yè)地”這一條款,他們認為捷星香港的實控人是澳洲航空等,主要營業(yè)地是澳洲,而不在香港。
除了國泰航空,港龍航空、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航空也不斷發(fā)難,反對發(fā)牌。即使捷星香港大幅調整董事局席位,讓信德集團成為55%的大股東,也難以扭轉局勢。
實際上,香港幾大航空公司的狙擊,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國航和海航的態(tài)度。如國航是國泰持股股東,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是海航集團成員,在國航和海航聯(lián)手下,黃楚標的東航幾乎沒有勝算。
由于沒有得到牌照許可,捷星香港只能陸續(xù)出售飛機,以緩解債務壓力。
大灣區(qū)航空暗中角力
黃楚標沒有放棄布局香港航空的想法,這一次,他似乎迎來了對的時機。
受疫情影響,國泰航空被媒體稱為是世界最慘航司,客運量僅有疫情前的5%,2020年虧損216億元港幣,2021年虧損達56億元至61億元港幣。巨虧之下,國泰關停了全資附屬公司國泰港龍航空,同時大批量裁員,達8500多人。
在國泰岌岌可危時,大灣區(qū)航空在2020年7月遞交了航空運營許可證(AOC)的申請。根據空運牌照局公布,大灣區(qū)航空共申請104條航線,其中48個為中國內地航點,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京等,4個中國臺灣航點,其余航點以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亞太地區(qū)國家為主。
大灣區(qū)航空原本計劃在2021年國慶時首航,后推遲至2021年第四季度,不過目前仍未實現(xiàn)心愿,預計首航將在2022年上半年。
一推再推的背后,仍有國泰航空的影子。目前大灣區(qū)航空獲得了香港航空營運許可證,還需要航空運輸執(zhí)照。據港媒報道,國泰航空和香港航空向香港監(jiān)管部門提交了文件,香港方面本來計劃在2021年12月底舉行閉門聽證會,商討相關事宜,國泰方面則又申請了28天時間,稱要準備反饋文件,致使大灣區(qū)航空獲得執(zhí)照時間推遲到了2022年。
國泰航空方面表示,他們并沒有提出反對,而是提出申訴,希望空運牌照局在審批相關申請時,“考慮本地航空服務業(yè)當前面對的艱難營運環(huán)境”。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對媒體稱,國泰不怕新公司會加劇競爭。
行業(yè)寒冬時,現(xiàn)金為王,財力雄厚的黃楚標這一次從容得多。在國泰大裁員時,黃楚標直接表態(tài),想接手失業(yè)的國泰及港龍航空人員,不至讓他們流失到海外市場。
大灣區(qū)航空現(xiàn)任行政總裁丘應樺是前國泰港龍航空行政總裁,他更為直接,稱疫情令所有航空公司的競爭力相若,所有航空公司目前均處于同一起跑線?!拔覀兏用艚蒽`活,業(yè)務恢復時,能輕松追趕”。

黃楚標的“隱秘財技”
大灣區(qū)航空向外透露的訊息顯示,初期公司啟動需要投入20億港元,預計聘用300名員工,到2021年底實現(xiàn)百人規(guī)模,目前大灣區(qū)航空已配備3架飛機,加上最新消息提到的30架新增,在未售票盈利的情況下,已經沉淀了巨額資金。外界不禁好奇,丘應樺提到的黃楚標強大的財政支持,到底有多強大?
與潮商給人的普遍印象相同,黃楚標頗為神秘,成立于1994年的深圳東海集團并未上市,資產情況披露不多。而據港媒報道,早年東海多以協(xié)議拿地的方式,拿下了深圳大量優(yōu)質土儲,且多集中在如今的香蜜湖等豪宅片區(qū),招拍掛拿地不多。

如今東海集團業(yè)務包括房地產開發(fā)、航空運輸、商業(yè)地產、星級酒店等,尤其在房地產方面,向來是瞄準高端市場。1997年,東?;▓@一期開盤,黃楚標率先在內地引入次轉角凸窗、落地凸窗等新興設計概念,據傳一度成為內地地產商考察的樣本。
黃楚標另一標桿項目是有著“亞洲十大豪宅”之稱的東海國際公寓,2013年開盤即巔峰,均價7萬,甚至一套公寓出現(xiàn)了備案均價達29萬/平的驚人價格。

不過東海地產業(yè)務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堅不可摧”。事實上東海以開發(fā)豪宅著稱,然而東海公寓開盤近9年,仍未完全售罄,且由于開盤均價高昂,漲幅空間不高,還曾鬧出了兩輪降價、漲價風波。2021年,東海新入市的東海富匯豪庭開盤當天售出40余套,去化率僅5%。
主業(yè)營收實力難以探尋,黃楚標的財富秘技和人脈卻在為“航空夢”實打實的給予助力。比如2020年12月,大灣區(qū)航空新增的5名董事頗受關注,分別是順豐董事長王衛(wèi)、東亞銀行董事局副主席李國章、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香港機管局前行政總裁許漢忠。不久王衛(wèi)退出,不過董事席仍相當“重磅”。
如今大灣區(qū)航空首航在即,地產大佬黃楚標離自己的的“航空夢”,又近了一步。